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黄巾起义开始 > 第114章 守株待兔(4/5)
刻保持双方的箭距,还要时刻关注敌军的动向意图。

    这其中不能有丝毫马虎,不然被敌军摸到屁股,短兵相接,那骑射优势也就不复存在。

    目前夏军中,能完美的发挥出骑射优势的,也就太史慈、陈东、臧霸、昌豨等寥寥几位将军,绝不超过五指之数

    作为马背上长大的匈奴人,从来没有如此憋屈过,他们实在弄不明白,这些南蛮子为何会如此精通骑射,简直比鲜卑骑兵还要难对付

    “轰隆隆!”马蹄阵阵,箭矢不停,一波又一波的倾泄在匈奴人的头上,只能被动挨打!

    这就是弓箭的优势,除非匈奴人人配弓,且愿意下接阵,否则摸不到敌人,空有一腔热血,也只能饮恨!

    “可恶,有胆与我等决一死战!”谷里此时也感憋屈。

    他带着三千轻骑突进,想要冲上去与敌人贴身血战,可惜太史慈身后狼骑身经百战,始终与匈奴人保持箭距。

    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来回反复,始终吊着距离,不给其丝毫机会!

    眼见战场形势如此,伊勘已经没了与敌人决战的心思:“撤,快撤退!”

    “莫要与他们纠缠,速撤!”

    他是看出来了,敌人骚扰打击的战术,根本不会轻易与己方接战。

    与其被动挨打,活活被对方耗死,不如断尾求生尽快摆脱。

    “撤,快撤!”

    战场上,得到命令的各部头人,迅速带领部卒转身撤离!

    “想跑,哪有那么容易!”

    眼见匈奴人要转身撤离,太史慈这名战场宿将,瞬间抓住时机:“狼骑,抽刀!”

    “全军,冲锋!”

    “抽刀,杀啊!”

    轰隆隆,万马奔腾,宛若闷雷,震颤冰雪!

    正所谓兵败如山倒,匈奴人虽然没败,但在两军交战的过程中,当伊勘下达撤退命令时,局势便已明了。

    此时的环水河畔,四万八千人,前后拥挤在狭窄的渡口河滩,各部头人正拼命的带领部族打马撤退!

    战场多变,数万人的队伍怎么可能说撤就撤,总有命令不及处,前冲与后撤各自不同,混乱在所难免!

    狼骑最擅长的,还是于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