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黄巾起义开始 > 第34章 军团划分(1/4)
    李信扫了眼大帐,然后道:“至于上党驻军,吾另有安排”

    此番大胜,有匈奴三百年底蕴为支撑,李信再一次扩编军队。

    并常设朔方和匈奴扈从,两大兵团,及南郡、云中、上党、雁门四大军团。

    四大军团,河套一地便占一半,还有新组建的扈从军,与郭藴兵团没算在内。

    而大本营并州,只不过常驻两个军团而已,足见李信对河套这块根基地的看重。

    军团与兵团人数,各不相同,比如臧霸和徐晃,只给了三万战兵,和九万副兵的编制。

    而郭藴的朔方自建兵团,更是达到了,恐怖的三十六万人。

    这般多的兵力,都是拱卫河套,镇守匈奴的主要力量,

    李信重视河套,是有缘由的,比如夏军治下的,另一个地盘并州。

    自他入主并以来,几乎是沿袭了汉庭的原有制度,没有对其做出任何改变。

    相反,为了拉拢安抚,并州各地的世家大族,夏军也没少付出精力,但仍然不能让这些人真心归附。

    这种情况下,夏军对于并州的掌控力,有几何?

    若战事爆发,夏军又能调动,发挥其中几成力量?

    亦如此刻之大汉,若朝廷真能完全调动十三州之力,莫说黄巾,便是北部的鲜卑霸主,也要俯首。

    反之,若和连这名大单于,能统合鲜卑各部族人力物力,南下中原,入主神州,亦未尝不可。

    真正的统治,不是说挂个名,就能调动治下人力物力的

    统治基础的牢固与否,关键在于,统治者能在治理的地方上,调动多少资源,调动多少人力物力

    相较于并州这个干儿子,河套这个刚收服的亲儿子,则不一样。

    在经过逢纪的一番祸祸之后,匈奴原有的头人贵族制度,完全崩溃。

    夏军更是尽收河套牛羊,牲畜奴隶,等各种财力物力。

    郭图上任之后,又查缺补漏,行河套新法,释放生产资料,恢复地方生产,安抚各地民心。

    河套五部新设地区,上到郡府级长官,下到卫所乡级基层,皆是夏军心腹嫡系,其中掌控力几乎甩了并州几百里。

    既然河套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