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搅乱关中,为黄巾加砖添瓦,助黄天度过难关,并让张角缓了口气…
但历史的惯性太大,李信也不知道张角这个黄巾大军精神支柱,能支撑多久。
一旦张角病亡,黄巾军失去信仰,失去精神领袖的指导,这支造反主力,义军支柱,很可能会原地土崩瓦解…
是以为了夏军的战略,李信忍着不爽,放弃前嫌,给黄巾提供战马武备,希望他们持久一点。
这等举措,放在不知详情人的眼中,是迷惑的,不解的,甚至是许多人始料未及的,也是朝廷难以理解,和不能忍受的。
但朝廷纵使不爽,现在也没有什么反制的措施,只能装作没看见的同时,继续行安抚事宜。
“不行,大汉不能亡于朕手!”汉帝心头沉重,更加的烦躁。
经历了李屠夫一事之后,他已经意识到,光靠朝廷目前的力量是很难破局!
想到这里,刘宏不由望向一众文武大臣:“朕欲召张掖、度辽、西域等地驻军入关剿匪,诸位以为如何”
“这,全凭陛下做主!”
“全凭陛下做主”眼见皇帝正在气头上,这时哪里有人敢于反驳。
只有司徒袁逢,一直不停给身边的官员,悄悄使眼色。
不过这些官员也已经学精了,任由其如何怂恿,全部视而不见装聋作哑。
前御史陈庸等人的下场,可没隔多远呢,这时候想要让他们当出头鸟,还真有点难度,袁逢也不由叹了口气。
朝廷边军与地方武装不同,比如西凉、并州、幽州、辽东、这些地处边塞的驻军,就属于边军和地方武备。
除此之外,还有不受刺史州牧辖制的边营,度辽大营,张掖的长城兵团,和西域长史府军。
这些驻军,与曾经的中央军一样,是由朝廷和边疆地区,直属管理,不受州府辖制。
这些边军大营的兵力不是很多,在六千至一万人不等,虽然人数不多,但绝对属于朝廷精锐战兵,以一当十不是问题。
只不过这些边军,常年在外戍边,主要责任,是提防塞外胡虏入寇。
若是此时将其调入关内,必定导致本就兵力空虚的边疆防线,无力可守,到时候胡虏侵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