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朝廷,李屠夫麾下的大军,转瞬便能破了他们乌堡。
若选择夏军,那就是一条船上的蚂蚱,若官兵胜,朝廷绝对不会放过他们。
所以站队也是有讲究的,可以行险一搏,收获很大。
也可以等到胜负已分之后,在做抉择,虽然没有收获,但也没什么风险。
“黄家之事就此作罢,他们自己选择的因,就要承受其中之果。”
上首处,沈潜直接拍案而起,将此事做了定性。
黄氏与朝廷探子,暗通款曲,过早押注,就该想到凄惨的下场…
且,朝廷就算胜,也不可能短时间结束战斗,更没有展现出碾压夏军的能力…
其实老谋深算的沈潜,并不认为朝廷能在短时间内,灭了李屠夫。
相反,两方僵持,旷日持久消耗下去的可能性很大。
这一点从朝廷方面的部署上,便能窥探出些东西,七路大军攻伐,其中真正属于朝廷嫡系的人马,只有王芬率领的河北精锐。
其他路皆是刘虞、董卓、丁原、孙雍这样的地方武装。
用这些心思有异的人马,去攻伐团结一心的夏军,朝廷真的能胜吗?
朝廷弃战阵老将卢植不用,而让王芬一个文官统率河北精锐,他真的能打开局面吗?
不是沈潜小觑天下人,而是夏军中能人辈出,各部军团统领都是身经百战的悍将,焉能轻视。
甚至,此番若非鲜卑人脑袋抽风,在北方牵扯了李屠夫的大部分精力,朝廷北伐的下场如何,还真不好说…
沈家能看明白的道理,其他人未必能看懂,但不能妨碍某些人趋利避害的本性。
夏军一路南下,屠刀犁地,逐步清理那些,与朝廷暗里勾连,想要生事,不安定的世家豪强。
这个过程中,有人作壁上观,有人谨守本分,也有人奋起反击。
但面对臧霸徐晃这种,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猛将,和麾下的百战精锐。
无论世家坐地虎,还是实力雄厚的地方豪强,敢有顽抗者,最终的下场,不过是螳臂当车,自取灭亡
上谷,北地边境,因建在大山谷上边而得名。
郡县以燕北长城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