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了,夏军南下中原的决心
为了震慑大汉,逼迫朝廷妥协,李信除了筹措物资之外,麾下大军又有了新的调动。
首先就是命太史慈率领三万狼骑,从渤海渡过黄河,进军中原青州
孙康孙观两兄弟,各率一万铁骑,从白马南下,直取兖州东郡之地。
又令徐江、徐达、徐奕、杨俊、等人从淇水方向,进军司州北部河内
同时传讯给西北的石勒等人,率匈奴八旗,进掠雍关陇地区
而臧霸韩忠等人,则各自率领八万精骑,前往孟津渡口,与李信麾下主力汇合
这一次李信是铁了心的要南下,要让朝廷体会到什么叫切肤之痛,老子不是任你揉捏的软柿子。
经过一场场战争的磨砺,如今的李信,早已完成了蜕变,对于战争始终有着自己的一套理解。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同样掌握战争节奏,就掌握了政治的主动权。
朝廷将四方之兵,聚集洛阳,各州郡地方上,必然兵力空虚。
那自己就派兵四处出击,攻城掠地,同时亲率主力战兵,与徐晃、臧霸、韩忠等军团合兵。
从河东及孟津方向,跨过黄河,进军洛阳
河东是关中的北大门,孟津则是守卫帝都洛阳的北大门。
这两处,任何一处,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很不巧,目前两地,有一个半在夏军手中,还有半个,在南岸的董卓手里
对此,李信丝毫不以为意,夏军众将,也没将这头西凉病虎放在眼里
因为,经历过河东一战,哪怕董卓的西凉军,见势不妙,果断跑路
但面对徐奕徐达等人麾下的铁骑追杀,依然损失不小
如此败军之将,仓惶之师,如何是气势如虹,夏军虎狼的对手
这一次,李信倒要看看,朝廷到底是保关中,还是保洛阳,亦或者是地方州郡县。
不管朝廷如何变化,哪怕对方捏住软肋,用人质威胁
李信都要在这场交锋中,牢牢的掌握主动权,不会被对方牵着鼻子走。
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这是李信从兵法中悟出的道理。
主动与被动,完全是两个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