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已经基本结束,李信也想知道治下民众,在王充的治理下,到底取得那些成果。
他们过的是否像其口中所言的那样,汤饭管够,和一日三餐饱腹。
河套雪原,银装素裹原驰蜡象,千里尽白光。
茫茫风雪中,亦有一队队身披羊裘的商旅,赶着牛车和骆驼,载着满满的货物,将两地货物倒卖差价。
他们沿着渭河水畔的堤坝,避开大军的行进路线,不急不缓的前行着。
这些封建王朝中的大脚行商,可比新时代的那些商人还要胆大。
哪里有利益,哪里就有他们的脚步,就有他们都身影。
在这个重农抑商的时代,敢于组建商队,南北通流的人物,皆是精明似鬼,胆大若狼的存在。
在夏军与汉军鲜卑交战的这段时间里,南北商人皆赚的盆满钵满,甚至满嘴流油。
南方的金铁粮草绸缎,北方的山药皮毛玉石等等。
这些东西因为战争,和相互封锁的原因,不知涨了多少倍。
稍微有点人脉,能打通南北商道的,将两地货物转手,便是百倍千倍的利润。
如此高额的回报,这怎能不让人疯狂,不让人眼红。
莫说是区区寒冬风雪,就算是冰河世纪来了,也挡不住他们那颗火热的心。
相比于河套那些,需要服徭役苦力的底层百姓,这些号称贱商的人,过的无疑更加快活,也更加的舒适。
因为他们有通关文牒,可以四处乱窜,可以在域外谋生。
这就是行脚商人,这就是被王充着重打压的商,是一众州府老爷重点打压的对象。
而那些底层百姓也就是农民,则是北方州府重点剥削的对象。
打压与剥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与阶级,就注定了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方式不同。
因为农民是一个王朝的根本,是王朝税赋的主要来源,也是朝廷生产力的主要来源。
而商人,则是国贼,是世家大族攫取利益的触手,与朝廷争利
是以这些人是处于重点打压的那一列,但又不能完全的杜绝他们,因为商业这东西,朝廷也在做,垄断着做
区别只是,一个表面上是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