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黄巾起义开始 > 第74章 制度框架(3/4)
分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是政务院的中枢权力机构

    其中中书省,辅佐大政,总判省事,掌管机要,起草诏令,发布政令的机构,由贾诩兼任

    门下省,掌出纳帝命,侍从左右、参赞众事,顾问应对,颛判省事,为参政机构,由张既担任

    尚书省,又名尚书台,下辖吏部、礼部、兵部、刑部、户部、工部等六部

    负责执行朝政诏令,为政务院最高政令机构,暂由王充担任

    这是李信,效仿后世,隋唐时期建立的三省六部制。

    这种政治架构,作为中原王朝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中央行政体制之一,延续了上千年,必然有其可取之处

    三省六部制,以组织严密,体制精简,统一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而着称,隋唐元明清,皆有延行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秦汉时期,那种官员职能交叉,推诿扯皮,人浮于事等问题

    很显然,历代的中原王朝都在用的东西,李信自然不会弃置不顾。

    且李信的三省也不是直接照抄,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后世主掌全国军政大全的三省,有本质区别。

    那就是,李信设置的三省,仅仅是诸夏政务院的三省

    主要负责的是,长城关内的中原地区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

    也就是说,传统的中原地区,长城以内的地区,还是依照着农耕文明的方式,维持着中原王朝的基本架构。

    即如今大汉的郡县制,是传统的皇权大统制,而草原上施行的,则是游牧文明的特色诸侯部落制。

    李信虽然想要大封诸王,广封诸侯,但还没傻到,贸然改变中原传统的,皇权大统郡县制。

    与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一样,长城以内的中原农耕文明,也有着自己的运行制度,和文化习俗。

    草原上的部落架构,李信尚且知道维持原状,中原地区的郡县架构,自然不会冒然变更。

    毕竟,中原地区,是他的起家之地,也是他的发家崛起之地。

    如何治理,什么样的制度管理,前人早已摸索出了一套可行的方法,历史长河中也给出了答案。

    亦如历史上的南北朝,拓跋鲜卑建立的北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