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自知在战场上,不是我大夏的对手,便散播谣言中伤主臣之关系”
“臣句句属实,不敢有丝毫虚言,还望主上明鉴”
王充泪如雨下,声音诚诚无比,让在坐的臧霸韩忠等武将无不动容。
这剥皮虽然行事酷烈,但主政河套以来,可谓是殚精竭力,拼死拼活的为夏军的后勤操碎了心。
其中手段残忍了一些,却不能否认其中功绩,夏军能打赢这场战争,他王充功不可没。
没有河套这个大后方,在后面持续给前线将士输血,南北战争恐怕打得会更惨烈
正是因为有着充足的后勤做保,夏军才能从容的,坚持防守反击的策略不动摇,转而撑到北方决战到到来,撑到河套决胜的时刻
不要小看后勤的作用,一支军队,若是能保证后勤充足,那基本上就已经赢了一半
想想秦赵之间的长平之战,白起的秦军,有着秦国在后方稳固输血,能够攻守自如,从容应对战场变化
而赵军却因为顶不住后勤消耗的压力,不得不临阵换帅,改变防守反击策略,最后惨淡收场
在比如秦末的楚汉相争,汉王有着汉中和关中做保,在后面源源不断的给前线输血
哪怕刘邦被项羽打得丢盔弃甲,抛弃妻女,连连吃败仗,但依然能够顽强的,组织起一定的防守力量
这里面除了个人能力之外,就是刘邦有着关中境内,充足的后勤保障,有着充足的民力可用
夏军此为何前够抗住南北两线压力,这里面除了将士作战意志坚强外,最重要的就是后勤补给足够充足
与夏军相反的汉军,则是粮草匮乏,补给短缺,甚至就连王芬的中央精锐,都凑不齐足够的过冬物资
可以说,真正支撑起夏军称霸天下的,不止是军中将士,更是河套并州这两个持续为前线输血的大后方
而总览河套政务,和后勤运输保障的王充,相当于楚汉时期萧何的作用,自然当居首功,而他也是这么认为的
毕竟大夏开国,他从河套代理总管,一跃为充国公,尚书台尚书令。
文官二号人物,行政一把手,左右丞相级别,难道还彰显不出其中的功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