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死伤的人口没有千万,也有八百万。
其中夏军治下的民力,几乎调动到了极限,被压榨到了极致。
王充能将河套百姓压制到如此地步,为人不可为狠辣,能力不可为不卓越。
然能力再强又如何,战争结束之后,河套政策需要变更,北方国策需要更新,百姓需要休养生息。
为了给河套八百万民众一个交代,为了平息治下民愤,这个时候自然需要一个有分量的人,出来顶包
而王充这名尚书令,文官集团的二把手,实际上的行政一把手
虽没有丞相之名,却有丞相之实的充国公,便是最好的,也是最有份量的人选
这个时候只能上演,狡兔死,走狗囚的悲剧
一想到其中境遇,众人焉能不有所感慨
毕竟值此大夏开国,分蛋糕的关键时期,被弄了进取,多少让人心酸
当然除了臧霸张即等人的,戚戚然之外,孙忌罗惠等人则有一种大仇得报的畅快感。
郭大人当初是怎么死的,他们至今可还记着呢。
关于郭总管的死,王充等人给出的统一口径,是在西北安民,积劳成疾病死的。
然只有寥寥几人知道,大人其实是被,王剥皮给活活气死的。
新仇旧恨,加上国主责难,他们怎么能不落井下石,恨不得立即置其于死地。
然这只是想想罢了,国主没有立即处死对方,已经说明了其中复杂
甚至等风头过了之后,被李信重新启用,也不无可能
但无论如何,王充这名酷吏想要官复原职,几乎是不可能了
而尚书令这个政务院的文官之首,实质上的丞相之位,自然就空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