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信又规定,凡大夏治下百姓,无论是成年男女,还是残障孤寡,都有一千亩自由开荒的额度
就是说,大夏立国之后,释放了足够多大阵风红利,并开放了历朝历代的官山海禁制
因为在李信看来,与其让土地掌握在朝廷手里抛荒,被世家豪强利用手中的权利占为己有,偷税漏税
还不如直接一步到位,将生产资料过渡到百姓手中,让他们发挥勤劳耐苦的精神,释放生产余热
至少若能耕满十年,其产出的粮食财富已经大大,便已经超出了土地本身的价值
其后哪怕废除田税,但只要这些粮食在大夏境内流通,在大夏境内产出,那李信和地方官府,都是赚的。
而且开垦出的田地,又不是说消失了,这些田地,还是在大夏治下,还是在地方上,是确确实造福了百姓。
解决了百姓安居乐业的问题,也为大夏提供了税赋,这不比大汉那个守财奴强多了,李信又有什么好吝啬的呢。
撤除北方长城各地的冗余要塞,取消一些地方不必要的城池关卡,也是经过李信深思熟虑的结果。
以往长城的作用,就是拦截、卡要、收税、防民、和防御北方胡虏
然而现在,李信威服鲜卑,建立巡务院,将草原纳入行政管辖。
治下南北两院,胡汉一家,就根本没有必要,在扼制关内的民众迁徙,更不会虚了那些胡人。
所以那些军事要塞,这个时候就显得有些,鸡肋乃至碍眼了
其不但损耗大夏财政,阻碍南北交通,妨碍碍南北民族融合,破坏南北民众的往来关系。
是以长城这玩意,李信不想再保留那么多的烽火台和军事编制,也不想那玩意,挡了南北交流,挡了南北民族的大融合
因为现在的大夏,很有自信,哪怕没有长城,没有那些军事要塞,没有所谓的边关防线
依然能够,凭借治下的军力优势,将目光所及之土地,所及之族群,通通吞并融合
就算哪一天草原和大漠崛起了,或者是大夏腐败了,那有无长城其实都无所谓了,更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因为一个王朝开始腐败,开始走下坡路,开始走向毁灭
有无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