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车上早就坐满了旅客,看起来不少人衣冠楚楚的,估计是在外地或县城工作之人,回家过节的,还有衣服一般,估计是在外地打工的民工,匆忙赶回来过年的。
彼此之间的差别从衣着、肤色,一目了然。
幸运的是竟然在最后排还留了一个位置。
这次就没有之前那次那样遇到五福村的熟人了,一路无话,抵达风平镇已经快六点了,实在是不幸在路上遇到了两次短暂堵车,一个是车祸造成的堵路,一个是经过一个乡镇街道时,道路两侧停满了回来的私家车,造成了一点点堵塞。
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不过谢凌风早准备有手电筒,十几分钟之后就抵达了家里。
家里的院子里灯火通明,之前为婚礼安装的高瓦数大灯仍然悬挂着,这是谢凌风离开前的建议,反正没几天就是春节了,也不在乎这点电费不是,于是父母就将其留下了。但春节之后应该会换一个瓦数低的灯泡,老人们的节省是刻在骨子里的。
新大嫂叫杨红梅,杨姓也是风平镇的大姓之一,更是她所在村子的第一大姓,如同谢姓在谢家湾的地位。名字也有点普通,不过这才是大多数农村孩子取名的常态,“梅、娟、花、媛”等是较为常见的女孩子名字。
嫂子正好来到门口,看到小叔子站在坝子里,招呼道:“凌风回来了?”
作为老谢家的新人,嫂子还有点羞涩,不过还是落落大方,之前在外地打工可不是白混的。
晚上一家人吃了顿和和乐乐的晚饭。
第二天是腊月三十,也叫大年三十,书面称为“除夕”,但大家还是习惯叫过年。
一大早起床吃过早饭之后,全家人就忙碌起来。
谢凌风取出父母准备好的对联纸,调好墨,亲自写起对联来。他可是大学生,之前更是中学老师,硬笔书法和毛笔书法曾经专门练过的,还是能拿出手的,因此,自从他上大学之后,家里面的春联就由他包了。
甚至叔伯们知晓之后,也会找过来让他写对联,已经成了每年大年三十上午的一道景观,不少人站在八仙桌周围围观他写。
今天也不例外,很快叔伯们,甚至今年还有两位邻居也似乎闻到了墨香,拿着对联纸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