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烦心事,多少还是有点的。
听老爸老妈他们反映,不时有陌生人跑到家里送礼什么的,虽然他们予以了拒绝,但人家往往将东西一丢就跑了,甚至没有留下姓名什么的。当然,这种情况很少,一般还是会留下个名字单位什么的,几乎均是来自武义镇的普通干部。
在武义镇,只要是上门送礼的,谢凌风一律拒绝,因此,这些人就想方设法采取迂回战术了。
为此,有名字的,谢凌风返回武义镇的时候就会带上,将送礼之人叫到办公室,退还对方,还批评一顿,即使可能有人会觉得他“不近人情”,也是如此。
没有名字的,谢凌风吩咐父母都收敛好,做上记录。
东西其实他都查看过,确实不值几个钱,但这个口子却不能开。
谢凌风向陈书记反映,领导就说,如果数量不大,不值钱的那种,做好记录,也可以食用,不能浪费不是。
如果数量较大,有一定价值的,可以交到镇纪委书记刘刚川那里,由纪委处置,比如下村看望鳏寡孤独老人,或者作为改善食堂的福利也可以嘛。
谢凌风顿时豁然开朗。
只要事情做到明处,做好备案,就不用担心给自己带来麻烦。
回到武义镇的活动上。
谢凌风以分管党建副书记的身份,主持了最开始的启动仪式,蒋书记做了重要讲话,刘刚川书记从纪委角度做了说明。
不管大家的心思各异,总之是开展起来了。
期间,谢凌风和刘书记还抽查了几个站所,发现了一些敷衍了事的情况,做出了严肃处理,责令他们整改,否则将在活动结束之后予以严惩。
看到镇里确实是较真了,大家的态度当然就改变了,之后的情况就好多了。
我们做任何事,就怕“较真”二字。
县委办、县纪委还专门派人下来做出指导,县委宣传部也派记者下来进行了采访。
其他乡镇就有干部酸溜溜的说道:“你们看嘛,人家武义镇有谢凌风在,县里的重视程度就不一般。”
当然,这只风凉话只是少数,很快就湮没在一片赞誉之中。
第三天晚上,谢凌风在街上转了一圈回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