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前因后果
站在一处小丘高处,入目所及的是一片开阔的地域,水泥路面成井字形交错,三三两两有一些低矮的建筑和厂房,呈现出一片破落衰败的景象。
虽然看资料有所了解,但看到真实的情况仍然让谢凌风皱了皱眉,比预期的情况要差许多呀,不要说与平城县高新区比,就说当初的武义镇物流中心的建筑,也比这片地域上面的要多。
既然接手了这个烂摊子,来龙去脉还是要搞清楚,正好岳嘉就是这个知情者,他刚刚进入政府办就是这个工业园区开建之时,谢凌风就边走边问:
“之前那个赵副县长是个什么情况?”
他只听说前任常委副县长姓赵,其他就一无所知了。
“赵副县长三十多岁,是从市里下来的,据说家里颇有背景。”
岳嘉跟在领导身后,边走边回忆,
“当时他到我们县里任职,据说蒋书记和石县长与赵县长聊过之后,均对他寄予了厚望,石县长觉得赵县长年轻有想法,思维灵活,关系深厚,可以将工业园区搞起来,而赵县长也信心满满。
赵县长这人吧其实为人不坏,性格也不错,但让大家万万没想到到的是,赵县长竟然是一个赵括似的人物,夸夸其谈,说起来头头是道,天花乱坠,但在实际工作中却是一个草包。
三年下来,竟然把工业园区搞得乱七八糟,不要说招商引资了,就引进了几家造纸厂、木材加工厂等,还是县里牺牲了不少资源才换来的,结果倒好,他赵县长竟然拍拍屁股走人了,留下来一个烂摊子。”
“那当初既然发现了赵县长不堪大任,县里为什么不早早换人,而是任其挥霍了三年?”
谢凌风好奇的问道。
陆风县这个工业园区与其他地方的园区还有个不一样的地方,虽然成立了管委会,但不知是出于节省成本考虑,还是其他因素,并没有从一开始就搭建有独立的领导班子,更不要说与平城县高新区一般,还将管委会党工委书记纳入了常委班子,大大提高了高新区的分量。
陆风县这里从最初成立到现在,一直是由常委副县长负责管理。
而下面的团队,也是不大完善的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