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他是奸细 > 第11章 谁是宝藏的主人(4/5)
宝洞里的东西,不是现代的。

    比如,藏宝洞散落着一些木板,那些都是原来盛放金银财宝的箱子,后来由于年代久远,腐朽了,不能用了,被弃在洞内。

    这个官员从木板腐败的程度很快做出判断,这些木制品不属于当代的产品,很可能有些年头了。

    可是魏忠贤发迹,也不过是近几年的事。他盛财宝的包装,决不会使用几乎腐朽得一提就散的箱子。

    同时,这个洞还有明显的人为修凿的痕迹迹。

    他们继续放大在洞内的搜索,最后又发现了几处疑点,彻底推翻了这儿是魏忠贤藏宝点推断。

    也就是说,这儿的宝藏,和魏忠贤的宝藏不沾边。

    魏忠贤的宝藏在哪儿,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而广元寺宝藏,则是另一个人存放的,并且时间要久远的多。

    在这个巨大的洞内,人们发现它有无数个支洞,藏宝洞只是其中的一个。

    除了藏宝洞发现了不利于当代藏宝的证据外,在另一个洞里,还发现了几十具人体骨架。

    而在另一个洞里,他们还发现过人类居住生活过的痕迹。

    其中有水缸,有锅灶。

    锅灶旁的石壁上,有很重的烟熏火燎的痕迹,表明有人在这儿生活了很长时间。

    在一旁,还丢着许多石工开山凿石用的工具。

    细心的人,还在洞里找到了许多洪武时代的钱币。

    表明这个洞的开发始于明初及以后的几十年时间里。

    并且人们根据洞内的骨骇以及在洞里发现做饭的锅灶,做出了以下判断:

    有人看上了这个洞,为了使这个洞满足藏宝的需要,便招集了一批工匠,对洞进行改造。

    为了保守秘密,让工匠们在洞里吃住。

    完成藏宝后,为了财宝安全的需要,把工匠们集中到一个洞里,全部杀害,然后封堵了洞口。

    直至被人挖走宝藏,这个秘密才大白于天下。

    那么,是谁在大山里藏了这么多宝物呢?目的是什么?

    还有,如果这儿不是魏忠贤的藏宝地,那他的财物又在哪儿呢?

    这个宝藏可能已经存在数百年,那现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