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他是奸细 > 第13章 土匪从何而来(2/4)
大量资金开始向山外回流。山里的经济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虚假繁荣后,又恢复了他本来的面目,重回萧条之中。

    许多人想跟风重回故里,但许多人的家产田园,已毁于战火。如果回去,一切还要重新开始,许多人的财力不支持。并且拖儿带女的,搬家极其不易,因此大部分人选择留了下来。

    留下来的这些人,身份也很快发生了转变。

    比如一些拔尖的大户人家,刚来时凭借着从家里带来的财富,日子还过得去。但时间长了,坐吃山空,再多的财富也有损耗一尽的时候。到这些人的第二代,第三代,已基本沦为贫民了。

    由于都是山地,丘陵,土地相当贫瘠,根本不长东西,种的麦稞还没人的胡子长,很难养活这么多的人口。为了活命,山民们便想起了一种最有效的生存方式,那便是组团到山上,干土匪。

    然后成群结队地去抢官家粮仓,抢大户的金银,干起了不劳而获的勾当。

    官府们对这种现象也没办法。这些人,本身并不是恶人,只是不这样干,就没有了活路。

    你打他们吧,他们本身就是一帮乌合之众,不抗揍。你打,他就跑,满山沟里跑的那种。都是本地人,熟悉地形,满山给你兜圈子。

    实在没地方跑了,得,散伙,化整为零,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又都成了良民百姓。

    一时间山上又风平浪静,见不到一个土匪的影子了。

    然而官兵一走,又旧病复发,重新上山。如此反复,拖都能把你拖死。

    官府们习惯了土匪这些事,也就对这一片山区死了心,见怪不怪了。平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你不做太出格的事,爱咋地咋地,官家也懒得管了。

    反正这些山匪都是大字不识的农民,没有任何政治野心,造反也就是为了填饱肚子。比起南方的三藩,郑芝龙之流,这些百姓不但不具有任何威胁,反而是大大的良民了。

    所以康熙一向认为这儿是安全的,对外总是宣称这儿是模范地区。

    说白了,就是不想在这块兔子不拉屎的地方用兵,不愿在这儿耗费国家的钱财,不愿士兵在这儿做无谓的牺牲。

    好钢用在刀刃上,朝廷需要花银子的地方太多了。只要这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