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瓢不过瘾,又补充了一瓢。
喝完之后用手抹了一下嘴巴,那个爽快,简直无法用言语形容。
“这水太甜了,”于虎赞道。
“是吗?每个喝过这水的路人都这么说。不瞒你,这可是正宗的山泉水啊。”
主人指了指东边的山头,说:“喏,看到没,那就是这水的来源地。在一个山坡上,看起来不远,其实离这儿有二里地。泉水是从一个山缝里流下来的,水量很小。我每天早上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去挑水。”
主人很热情,见于虎的羊皮袋里没水了,便提醒他,到山里去,必须带足水。
因为在大山里,如果你运气好,随时会碰到水。反之,渴得嗓子着了火,也不会碰到水源。
建议于虎把水装满,再考虑旅行的事。
主人这么热情,深深地感染了于虎。
正好到了吃午饭的时候,他就把柳英做的那些吃的,统统拿了出来。
有鲜鱼,鱼干,饼子,摆满了整个餐桌。
二人边吃边谈,十分投机,就像多年未见的老友,又聚在了一起,气氛十分友好。
吃饭间,于虎知道了这个人的一些经历。
他叫韩福,沧州人。早年战乱,离开了家乡,一路颠簸,来到了这大山里,已经十余年了。
于虎看了看他简陋的房屋,既没粮仓,又没农具,除了一点莱地,附近也没啥农作物。不由得想:这儿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这十多年,他是怎么样生活过来的?
越想越疑惑,几次欲张口去问,最后都觉得不妥,终没有开口。
后来,当老韩问起他的身份,以及上山的原因时,于虎就说自己是卧虎山西坡人,是个药农,靠采集药材为生。
说卧虎山原本药材很丰富,后来由于长期无限制的开挖,名贵中药资源几近枯竭。
为了生存,他不得不另辟蹊径,想找一块不被人注意的地方,碰碰运气。
一位热心的老药农告诉他,如果想采集名贵的草药,卧虎山是不行了。
这儿靠挖草药养家的人太多了,那儿有名贵草药,大家都心知肚明。草药还未成熟,大家便一哄而上,人比草药还多。
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