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他是奸细 > 第1章 苦逼皇帝(2/4)
的忧虑。

    地方财政困难,还可以自行解决。他们有地方税收,只要行为上节俭一些,减少一些浪费,少往腰包里装一些,紧紧腰带,是可以挺过去的。

    特殊时期嘛,应该特殊对待。

    地方应该理解政府的难处,在这关键时刻,地方和中央只有互相理解,才能走出困境,合作共赢嘛。

    而军队就不同了,他们到处流动作战,每天都在更换作战区域,钱粮日耗损失巨大,一旦失去了钱粮供应,一天也难以维持。

    下乡去和民争利,那与匪兵有啥区别?

    因此为了保持军队的战斗力,即使再困难,他也没断过对军队的供应。

    但是随着战争的扩大,即便对于军队,他也感到开始力不从心了。

    民间不能再盘剥了,过度的压搾,使民间极不稳定,到处都充满了火药,随时有爆炸的危险。

    河南,陕西,四川,几乎全被土匪占领,随着土匪势力的进一步加大,皇权己受到了极大威胁,并正在被排挤出这些地区。

    这进一步压缩了国内征收税赋的空间,

    为了解决财政危急,使前线将士衣食无忧,安心剿匪,崇祯绞尽脑汁,能想的办法都想了。

    有大臣给他出主意,建议他在政府控制区内,加重农民税收,把政府的困难,转嫁到农民头上,以此来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

    崇祯没有釆取他的意见。

    他知道现在中原大地之所以出现这个局面,就是因为地方政府无节制地盘剥农民造成的。老百姓生活不下去了,不造反,只有死路一条,能不反吗?

    除了官府日益加重的税收,逼迫农民揭竿而起的另一个原因,便是各地豪强地主,对农民土地的侵占。

    农民赖以活命的土地被日益集中在少数人手里,使他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根本,迫使他们成了无业游民,再碰上饥荒,老百姓为了活命,不反才怪呢。

    崇祯曾数次下旨,要地方官府,视当地情况,适当减少农民税收,给农民一个生息的机会。

    因为失去土地的农民,被迫离乡背井,流离失所,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被土匪所收容,整编。土匪队伍声势一再扩大,正是这种原因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