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贵也放入了墓穴。
主人的离世,对于阿贵也是一种灾难。
陆宁的棺椁运到报恩寺后,他的随从,就被从那个带花园的豪宅赶了出来。
随着郑和下西洋的影响,大明帝国威名远扬。许多国家的政要首恼,纷纷以坐郑和的船只来大明访问为荣,并且都要在京城住上一段时间。
为了显示大明帝国的强盛,对这些尊贵的客人,自然是礼遇有加。
吃的不用说,朱棣有的,他们也会有,并全国提供供应。
至于住的,自然都是带花园式的豪宅了。
陆宁生前住的,是城内除皇宫外最大的庭院。里面亭台楼阁,应有尽有。
陆宁一直住在这儿,为了不至于太思念家乡,其在院内增加了许多南皮国元素,使其住起来更有家乡味道。
陆宁去世后,由于这些人级别不够,这个大院被朱棣收回,成为专门接待外宾,并招待他们下榻生活起居的场所。
至于陆宁带的那些人,连同遗物,都被转移到乡下一所大院里。其居住感受,和原来的住宅,有天壤之别。叫人深深地体会到,什么叫世态炎凉,人去茶凉的凄凉感。
在陆宁去世的第一个夏季,他们中的许多人,坐着郑和的宝船,回自己的家乡南皮国去了,在码头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但是欢迎的人群,看到回家的这些人,不但不高兴,反而神情凄然,不知为什么。
最后所有的人都下船了,也没见他们国王下船,才明白这些人悲伤的原因。原来是一他们敬爱们国王,己长眠在故国的土地上。所有人都无法接受这个现实,顿时哀嚎声一片,欢迎会开成了追思会。
陆宁带了那么多随从,大部份随船回了国内,只有五个人留了下来。
这五个人是他最忠实的朋友,其中包括陪他去大同的那两个人。
陆宁的不幸,他们感到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别人回去了,他们留了下来。
作为一种赎罪的方式,他们要参加陆宁的葬礼,直至结束,全过程要一个不漏。只有这样,才觉得对得起南皮王,心里才好些。
不仅如此,他们还要帮助喂食阿贵。
只有这些人,才掌握着阿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