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大步跨出,满脸不赞同,大声反驳:“大人此言差矣!我军屡战屡胜,士气正盛,此时金军不过是被我军打得节节败退,才假惺惺来议和。”
“若就此罢手,岂不前功尽弃?将士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大好局势怎能轻易放弃!应一鼓作气,将金军彻底赶出我大宋疆土,永绝后患!”
宗泽微微颔首,出列说道:“陛下,老臣以为不可贸然议和。金国向来狡诈,其野心从未熄灭。此次议和或许只是缓兵之计,待其恢复元气,必将再次进犯。我大宋虽需休养生息,但也不能被金国的表象所迷惑。依臣之见,当继续备战,以防不测。”
李若水急切说道:“宗泽大人所言虽有理,但战争无情,胜负难料。若执意再战,万一战局逆转,我大宋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议和起码能换来暂时的和平,让我们有时间整顿内务,发展国力。”
李纲言辞犀利,高声回应:“暂时的和平?那不过是自欺欺人!金国狼子野心,岂会因一次议和就放弃侵略。此时若不乘胜追击,待金军卷土重来,我们又要付出多少鲜血和生命的代价!”
朝堂上两派争论不休,声音此起彼伏。有人慷慨激昂,力陈进攻之利;有人忧心忡忡,强调议和之稳。
孙鸣多静静地听着,神色未明。良久,他抬手示意众人安静,缓缓说道:“诸位爱卿所言皆有道理。朕也明白,议和与再战,皆关乎我大宋的兴衰存亡。”
他顿了顿,“但朕以为,我大宋既不能轻易言和,被金国牵着鼻子走;我们应向金国提出一些议和的条件,向相互扯皮一下。也不能盲目进攻,陷入战争泥潭。朕意,先拖延时日,稳住金国。”
“同时,加快红衣大炮的调配,加强军备,若金国真心议和,我们也有足够底气应对;若其心怀不轨,我大宋也能以雷霆之势,予以痛击。”
众臣纷纷跪地,齐声道:“陛下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