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这些技术,虽然在材料方面对代号先生的支持花费不少,可到目前为止,夏在上面提到的电器上,已经有成批的大量出口订单,早就将代号先生因为材料花费的研究经费彻底回了本。
这位科研界的大拿,研究这些技术,也属实没有花费太多资金。
而这次的通讯终端合作,科研院的人最初生出的想要拜访的心思也慢慢在高强度的合作交流中,逐渐消磨。
距离近了,确实是离自己心中佩服的偶像近了。
可同时,他们也真正的体会到了,什么叫做高强度科研。
这位代号先生的脑子似乎完全不会累的,不仅能极快地让国安人员带来他们技术疑问上的解答和实验困难上的指点,还能以极快的速度设计实验完成实验,甚至能制造低配版的成品。
让他们惊叹的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了无比强的紧迫感!
他们!要跟不上代号先生的进度了!
之前代号先生在霄玉城,来往送信的人怎么也得耽误个几天,再加上代号先生的回复也不是立马回复,需要一些时间来回复,因此他们得到的技术指点基本上都在时间为一周左右。
这样的速度,让他们跟上代号先生的研究虽然有些吃力,但总的来说还是不会落后,毕竟他们和代号先生一起研究的时候,更多的像是在学习,合作结束之后再将这些技术拓展运用到其他的电器或者机械上,才是研究院众人的研究成果。
那时候研究院众人都以为代号先生的速度就是这样的,所有人都佩服他在研究方面的迅速,这得是多么磅礴的知识量和创造力?
现在离他们一直心心念念的这位“老人家”更近了之后,他们才发现,原来曾经一周一推进的研究速度,并不是代号先生的极限。
而是国内交通信息传递的极限,也差不多是他们的极限。
现在众人跟着代号先生一起搞通讯终端合作,感觉自己像是搭上了一艘科研火箭,蹭蹭蹭地往天上冲,一天天的高强度工作下来,让他们做实验都差点做的头晕眼花,更遑论每次研究资料中,都有代号先生对一些现象的新发现,和那些复杂的计算。
还好他们研究院有计算机,尽管体积大了些。
不知道代号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