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在丈夫荣国公死后,一心维持贾家的荣华,不顾二儿子的意愿,定下了王夫人这么桩亲事。
而贾政呢?面上尊敬十分,心里岂有不怨的?至于王熙凤、王夫人之流更甚。
难怪黛玉在这样的府里会写下那一句: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整个府不过是披着亲人骨肉名义的怪物,咀嚼着贾府每一个人的血肉,勉强维持着这个庞然大物的生存罢了。
薛虹一路上看着周围大街上衣衫褴褛的百姓,心中长叹:上行下效,国至末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啊!
从贾府的情况大致就能看出来国家的情况。
因为一个国家的情况必然会影响底层百姓、家族的面貌风气。
正如同一个朝代不同时期的诗人们所表现的作品那样。
国家兴盛之时一片欣欣向荣,道德水平无限拔高,百姓也安居乐业,作品多是以轻快日常、描写繁荣为主。
等到了国家末年,则是一改常态,家国不幸开始体现在文学作品中。因为国家衰落引发的社会问题,致使民不聊生,礼崩乐坏。
贾府是在勉强度日,撑着面子。这偌大的王朝不也是一样吗?
这么多年来,要不是天降猛男隆庆帝小心翼翼的缝缝补补,恐怕距离亡国也就不远了。
个人、家族、国家、时代,薛虹一时间心有所感,不吐不快。
“阳鸟知哺貌未花,忠孝礼仪添荣华。
王谢堂前何曾睦,衣冠禽兽苟国家。
罢了罢了,还是快些回府吧,贾府荣华百年,后人不争气有这样的结局也算正常。”
嗯,不若到街上去瞧瞧,可有些女孩子家喜爱的吃食玩物,且带回去些。
发生这样的事,黛玉又个心思玲珑的,恐怕这会正又抹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