浔州。

    白云县黑匪山,良民村。

    乱世做兵匪,盛世做良民。

    如今是大瑜昭庆六年,国泰民安。

    山头上的人,六年前就在大当家郝仁的带领下做了良民。

    苏知知今年六岁,生不逢时,遗憾地错过了山匪的黄金年代。

    一身山匪的胆量,只能用在打劫恶人身上。

    苏知知只要出山,不用出意外的话,就一定会出意外!

    这次是撞上了人贩子,之前还遇上过官府逃犯,江洋大盗、采花贼……

    村民们也不含糊,来一个抓一个,来两个抓一双。

    良民村惩奸除恶的功绩荣登白云县第一。

    春夜寒意料峭。

    山顶小屋里,晃动的烛光在墙壁上勾勒出一团团影子。

    大通铺上垫了厚实的被褥,几个孩子围在一起,苏知知坐在中间,讲得眉飞色舞:

    “外边坏人多,我出门随地就能捡到。”

    “……上回那个逃犯的胡子这么这么长,腰比村口的树桩子还粗,一个拳头大过两个包子!”

    周围几个孩子听得倒吸一口凉气:

    “那你还敢拦住他?你不怕吗?”

    “怕呀!可是谁叫他踩死了我的蚂蚱?我要他赔我一只蚂蚱,他说赔你个头啊。”

    苏知知拿手比划着,圆圆的眼睛瞪得像黑葡萄:

    “我说‘我不要你赔个头,你的头还没我的蟋蟀好看。’”

    “哈哈哈哈……”围在身边的孩子们都笑起来。

    就连白日里哭个不停的小姑娘也弯了眼角,一时将不安的情绪都抛诸脑后。

    孩子们年纪都还小,村里的空房也不多,今晚就全安排在一起睡,有什么事也方便照应。

    都是爱闹腾闹说话的年纪,你一言我一语,聊得停不下来。

    唯一没笑的,是躺在床尾的男童。

    他看着也不过五六岁的年纪,好看得像个小仙童,面上却无一丝血色,透着病态的白。

    “轮到你了,你叫什么名字,家在哪呀?”苏知知忽然凑过来问。

    “薛澈,”男童顿了一下,长长的睫羽抬起又落,“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