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他没本事?”

    皇帝有些意外,他一直以为赵岐跟赵玄祐亲近,跟裴拓要疏远些,但见赵岐此刻的态度,倒更认可裴拓一些。

    “也不是没本事,就是也没父皇夸得那么好。他武功是好些,别的也没什么了不起。”

    皇帝道:“靖远侯府一身伤病,膝下只有玄祐一个儿子。玄祐十来岁在军中仗剑杀伐,他是从刀林箭雨里闯出来的,见识和手段是你们所不能及的。”

    更何况,赵玄祐不只会带兵打仗,他文武兼修,如今年轻的朝臣里,谁也没有他这样的本事。

    倘若他是皇帝的儿子,此刻皇帝亦不必如此烦恼。

    “那是父皇没给儿臣机会,倘若儿臣不是在宫里学,而是在军中,未必比他差的。”

    看着赵岐脸上的少年朝气,皇帝欣慰笑道:“你有这样的志气,很好。”

    “父皇,儿臣不只是有这志气。”说到这里,赵岐忽然跪在皇帝跟前,郑重抱拳道,“儿臣有一请求,请父皇恩准。”

    皇帝猜不出他的心思,眯起眼睛,“说来听听。”

    “之前父皇让五哥去了明铣卫历练,儿臣很羡慕,父皇能不能让儿臣去舅舅麾下?儿臣可以从小兵做起,绝对不会让父皇失望。”

    “你想去你舅舅军中?”

    “是。”

    宁国公年纪大了,又记挂赵岐,一直住在京城里。

    如今在东南挂帅的是赵岐的舅舅宁国公世子。

    “军中生活可是枯燥艰苦的,每日都是反反复复的操练。”

    “儿臣不怕。”

    若是从前,赵岐自然不愿意离开京城。

    可他要是留在京城,就永远也比不过赵玄祐。

    父皇想用裴拓,所以安排裴拓出京历练。

    倘若他想堪用,那离开皇宫便是必经之路。

    更何况,父皇一天天的老去,不可能永远庇护他,他也不可能永远住在宫里。

    有朝一日赵樽登基,他拿什么跟赵樽抗衡?

    纵然他也不舍得离开父皇,可离开也是势在必行。

    “请父皇恩准。”

    风动朱窗,皇帝看着跪在跟前的赵岐,手指轻轻颤了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