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兵屡败,吏民流入交州者甚众。”
“永嘉年间(307年—312年)又有载:人多饥乏,更相鬻卖,奔迸流移,不可胜数,又大疾疫,兼以饥馑……流尸满河,白骨蔽野。”
“义熙元年(406年),刘裕派遣刘敬宣率兵五千人伐蜀。此时疾疫大起,死者大半,敬宣下令退出四川,到建康时,士兵十不存一。”
“隋开皇十年(590年),首都长安发生疾疫。 大业八年(612年),山东、河南大水,不久出现疾疫;山东地区灾情尤惨。”
伴随着孙思邈的话语,一副横穿上古的画卷,在林凡的身侧被打开。
从这一副画卷当中,可以看到我华夏泱泱历史长河当中,直至唐朝为止,所发生的历次瘟疫的灾害程度,以及当时世人的应对之法。
时间由此开始快进。
前半夜,是属于孙思邈的高光时刻。
而后半夜则是属于李时珍的闪耀。
“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江东大疫,死者十七八,城郭邑居为之空虚,而存者无食,亡者无棺殡悲哀之送。大抵虽其父母妻子也啖其肉,而弃其骸於田野,由是道路积骨相支撑枕藉者弥二千里,春秋以来不书。”
“金末年哀宗正大九年(1232年),汴京疫病大起。”
“至大元年(1308年)春,绍兴、庆元、召州大疫。”
“皇庆二年(1313年)冬,京师大疫。”
“至顺二年(1331年),衡州连岁大旱,又发生疫灾,1344年,淮河流域爆发疾疫,河北商人再沿丝路将之传到印度等地。”
“至正十九年(1359年)春夏,莒州沂水、日照二县和广都南雄路大疫。”
“明万历八年(1580年),大同瘟疫大作,十室九病,传染者接踵而亡,数口之家,一染此疫,十有一二甚至阖门不起者。”
“是岁大疫,肿项善染,病者不敢问,死者不敢吊。”
随着李时珍的最后一个话音落下,自孙思邈之后至他这个年代所发生的瘟疫,全都被罗列而出!
一桩桩,一件件,细数下来,竟不下数十次!
那画卷当中的惨状,更是令所有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