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越是个热血青年,这一点,高文玥后来发现了。
因为,当说到捐钱时,李越是那样的激动,他甚至自动请缨继续负责这件事的后续,他希望可以跟进捐款发展进程。
高文玥自然欣然答应,她和李越约定好,以后每月统计一次高氏罐头的销售额,到时候高氏基金会的费用花销明细可以做公开透明制。
而报社这边,他们可以每月帮高氏企业做一次宣传,顺带将捐款的进展公布出来,这就等于给予了高文玥后续合作的机会。
所以,当李越说这次的广告费是1000元时,高文玥非常豪爽的答应了。
花一千块钱登一年的广告,这笔买卖在高文玥这里还算合理。
高文玥要请李越吃饭,对方连连拒绝,他急着回去撰写稿子。
李越很快离开,高文玥站在原地不禁露出微笑,这个世界上还是好人居多的,她又为高氏企业减轻了一点工作量。
短短三天的时间,北京突然流行出一种美食,一瓶名为黄桃罐头的美食突然流露在高干所和养老院。
黄桃罐头成为一项高档食品,大家开始四处打听到哪里能买到黄桃罐头。
李越没有让高文玥失望,他一连为高氏罐头登了三天的广告,在第三天的时候,他将高氏罐头的订购联系方式写了上去。
随后,高文玥就开始了漫长的接单时间。
总工会的带头效应反响还是很大的,高文玥带着陈放和周青陆陆续续拜访其它订购单位。
即使那些大单位已经打电话表示要订购,高文玥还是亲自登门拜访了一遍。
初来乍到的重视感,高文玥是玩的明明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