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清穿:反清后,我挨个揍列强 > 第113章 重点打击。(4/5)
展,受到铁路相关强烈需求的刺激,这一年汉军一共建立了5座钢铁厂,年钢铁产量达到了140万吨。

    这个数字大大的超出了预期,而且在1866年,汉军还有更多的工厂可以投入生产。

    到时候汉军的钢铁产量有望突破200甚至是300万吨,按照这个趋势增长下去,到了1867年,汉军就能突破500万吨的大关,提前两年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目标了!

    军工方面,受到欧洲战争的影响,汉军的军工厂全年的订单都排的满满当当的。

    为了满足海外各国的订单需求,汉军不得不在松江和津门等地创建了第二所,第三所军工厂。

    这一年汉军一共卖出去了55万支步枪,4500挺机枪,3800门火炮,超过8000万发子弹和20多万发炮弹!

    在欧洲的战场上,交战双方的武器装备里面,铭刻着汉字武器随处可见。

    双方的军队甚至还有可能装备的是同一种武器,打起来的时候都不用担心子弹不够用的问题了,毕竟打完了直接用敌人的就行了!

    而轻工业方面,汉军的纱厂和面粉厂也蓬勃发展。

    利用欧洲陷入战争的机会,汉军生产出来的产品不仅畅销国内,也远销海外,为汉军挣了不少外汇。

    教育方面,汉军初步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了126万所小学,小学入学人数达到了4800万人。

    为了消除文盲,降低文盲率,汉军针对小学教育进行了重点(诺好赵)补贴和扶持,只要学生愿意入学,小学的学费是全部免费的,只收取书本费,学校还免费提供一顿午餐。

    初中建成了32万所,计划招生1000万人,未来计划扩大到8万所,招生人数提高到4000万人。

    高中的数量大约为5000所,计划招生200万人。

    初中和高中都不是免费的,教授的知识也更多更复杂一些。

    至于高等学校,在林千羽的批示之下,汉军这一年一共在全国各大主要城市创办了70余所大学,计划招生20万人70所大学中,有十所是国际级重点大学,是政府大力扶持和补贴的,预备为汉军输送高水平的人才,以及为科技领域提供优秀的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