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的事,在他看来,就像摆在明面上的棋局,谁都能看出来这是上面故意派人来刁难。
他们厂如今在行业里崭露头角,效益蒸蒸日上,就像一块大蛋糕,谁想过来分一杯羹。
厂里目前自身的生产能力完全能够保证产品供应,根本没必要把生产环节分包出去,让代工厂以高价接手。
这要是答应了,那纯粹就是赔本赚吆喝,稍有头脑的生意人都不会干这种蠢事。
自从他和林工加入安厂长的冰箱厂,就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给工人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规范、合理的报酬标准,还完善了车间的各项制度。
他常跟工人们讲“厂里是我家,赚钱靠大家”,只有厂子盈利了,工人们才能拿到丰厚的报酬,这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按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画大饼。
但也不是单纯画大饼,至少给的是他们获得和劳动付出成了正比的。
厂里实行两班倒的工作制度,虽说工作强度大,工人们很辛苦,但到了月底,当大家手里捧着实打实、比国营厂工资高不少的票子时、那干活的积极性一个个的都老高了,恨不得每个月一天都不休息、多挣些钱改善生活。
可今天却让六十个待业青年卷铺盖走人,这看似简单的人员辞退。
这六十个待业青年背后是六十个家庭,怎么能算小事呢,不是,这是大事、这可是关乎民生的大事。
最开始说好了提供六十个工作岗位,待业青年们也都签了合同。
可后来周书记又找到安厂长,安排了更多人进来,同时还批了一笔免息贷款。
这些待业青年身份可不一般,他们大多来自干部家庭或者工人家庭,是读得起书的知识青年。在这个年代,知青回城都是由上面分配工作,很多没分到工作的知青就成了待业青年。
苏城的工作岗位有限,这些待业青年好不容易托关系、找门路求爷爷告奶奶的,才进入他们这家效益好的民营企业上班,结果饭碗说丢就丢,换做谁都不会轻易咽下这口气。
在这个物资还不算充裕的年代,一份工作真的能救一家人的命啊。
而且这些人不是厂里自主招聘进来的,是上面要求他们接收的,所以相较安厂长,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