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从东宫侍读到活着的异姓王 > 第11章 定国公教孙(1/3)
    定国公府的书房内,烛火在微风中摇曳闪烁,那昏黄的光影在墙壁上晃动,仿若一幅斑驳陆离的画卷。

    定国公徐永宁正襟危坐于书桌后的太师椅上,他神色威严,却又在那眼角眉梢处透着几分和蔼。

    双眸犹如火炬般明亮,紧紧地盯着眼前身姿挺拔如青松的徐志道,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

    “陛下给你取字了?”

    徐志道微微低下头,神色恭敬有加。

    “大祖父,陛下赐我字为‘济危’。

    此二字,蕴含着济世安民之意,更有在大明遭遇危难之际力挽狂澜的期许。”

    徐永宁听闻此言,微微点头,那花白的胡须随之轻轻颤动。

    他目光中满是欣慰之色,宛如一位老农看着茁壮成长的麦苗。

    “看来陛下对你甚是看重,你定要珍惜这份恩宠,切不可辜负陛下的期望。

    这一年来,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本公都瞧得真真切切。

    于民生之事上,你不辞辛劳,深入民间的大街小巷、田间地头,亲身体察百姓的疾苦。

    你为陛下出谋划策,无论是民生军事还是各种事情上,你的想法都非常好。

    就连党争之事,你的平衡之策,也让人耳目一新。

    你做得着实出色,不亏为神童之名,令人赞叹。”

    徐志道赶忙谦逊地回应,朝徐永宁深施一礼。

    但眼中被人夸奖的骄傲之色还是溢于言表。

    “多谢大祖父夸奖,孙儿不过是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大明江山社稷略尽心力罢了,实不敢居功。”

    徐永宁神色陡然一肃,语气变得庄重严肃起来。

    “你切不可滋生自傲之心。

    陛下虽看似宽仁温和,但你切莫小瞧了当今圣上。

    遥想当年陛下初登大宝之时,大明内外交困,内有吏治腐败、民生凋敝,外有强敌环伺、边疆告急,局势动荡不安,犹如风雨中的扁舟,岌岌可危。

    然而陛下凭借着非凡的智慧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如中流砥柱般力挽狂澜。

    他大刀阔斧地整顿吏治,让朝堂上下焕然一新,贪官污吏无所遁形。

    改革赋税,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