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从东宫侍读到活着的异姓王 > 第35章 定位监军(3/4)
寇,扬我大明雄风。

    却被你们前赴后继、苦口婆心劝阻,口口声声说什么万金之躯不可轻动,风险莫测、国本动摇。”

    言及此处,朱祐樘稍作停顿,深吸一口气,可那起伏的胸膛仍昭示着内心难以平复的波澜。

    “可当朕提议派大军出征,彻底荡平鞑靼侵扰时,你们又诸多顾虑,这个说国库空虚,难以支撑大军长期作战,那个讲兵戈一起,劳民伤财,后方恐生乱象。

    朕且问你们,难道就因为这些,咱们便要对鞑靼的恶行忍气吞声,任由他们如入无人之境,在我大明的土地上为所欲为?”

    朝堂之下,群臣们纷纷低垂头颅,面露惭色,有的交头接耳,小声嘀咕,似在商讨应对之策。

    有的额头冷汗涔涔,暗自思忖此前谏言是否失当。

    内阁首辅刘健满脸愧疚,上前一步,躬身奏道。

    “陛下息怒,臣等绝非有意推诿责任。

    实在是权衡利弊,担忧顾此失彼,危及大明根本。

    御驾亲征,风险过高,臣等万死莫赎。

    大军出征,耗费甚巨,亦恐引发连锁难题。

    但陛下放心,臣等定会殚精竭虑,寻出妥善解决之道,绝不任由鞑靼继续猖獗。”

    朱祐樘眉头紧皱,紧盯刘健,目光中怒气稍减,却仍满是疑虑与急切。

    “刘阁老,朕知你们有难处,可当下局势紧迫,边民等不起,大明的颜面也丢不起!

    朕要的是切实可行之策,既能击退鞑靼,又能兼顾各方,速解燃眉之急。

    若再这般迁延下去,我大明威严何存,百姓何安?”

    此时,兵部尚书刘大夏知道该自己出场了,抱拳拱手,神色凝重且坚定。

    “陛下,老臣以为,虽不宜出动大军,但可精选一支精锐之师。

    兵不在多而在精,配以良将、充足军备与机敏监军,针对鞑靼小股流窜部队,精准打击。

    以快制快,捣毁其巢穴,截断其补给,使其不敢再犯。

    同时,臣愿亲赴北疆,督率军务,确保作战方略有效施行,定不负陛下重托。”

    朱祐樘闻言,神色稍缓,沉思片刻后,缓缓点头。

    “刘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