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帐内,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压抑。烛火摇曳,映照着楚启安和谢述星的面庞,光影在他们脸上交错,更衬出此刻局势的复杂。
谢述星面色凝重,脚下每一步都仿佛承载着千钧之重,他那沉稳而有力的步伐,如同战鼓一般,在空旷的地面上踏出一声声闷响。他缓缓地走着,身影逐渐靠近楚启安,其身上散发出的威严气息令人不敢轻易忽视。
当走到离楚启安仅有数步之遥时,谢述星停下了脚步。他微微眯起双眼,用低沉的嗓音开口道:“小安王,此次对江湖势力贸然开战,实乃关乎社稷安危之大事!不知此事是否已呈报给陛下知晓?”说话间,他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紧紧地锁定在楚启安身上,似乎想要透过对方的表情看穿其内心真实想法。
面对谢述星咄咄逼人的注视,楚启安却是毫不畏惧。只见他微微仰起头来,双目直视前方,眼神之中不见半分躲闪之意。他挺直脊梁,义正言辞地回应道:“未曾告知陛下!此等决策皆由本王一人做主!”这话语犹如惊雷乍响,在营帐之内轰然回荡开来。其语气坚决果断,毫无商量余地,充分彰显出他对此事的决心和担当。
谢述星听闻,眉头瞬间拧成了一个“川”字,向前走了两步,神色愈发凝重:“小安王,东营虽是以你为主,将士们皆听你号令,可调兵遣将,终究是要圣旨的。这是朝廷的规矩,关乎着朝堂的安稳与各方势力的平衡。”他微微顿了顿,目光诚恳地看着楚启安,“我知道小安王手握重兵,威望甚高,就算没有圣旨,也可直接用兵。但这一旦开了先例,往后朝堂之上,怕是会有诸多非议。”
楚启安沉默片刻,缓缓起身,走到营帐中央,双手背后,身姿挺拔如松。他的眼神望向远方,似乎在思索着什么,许久才开口:“我又何尝不知这其中的利害关系?可江湖暗影的所作所为,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说到此处,楚启安的声音微微颤抖,眼中满是愤怒与不甘。
“若我此时还如那鸵鸟一般,藏头露尾,瞻前顾后,眼巴巴地等着朝廷的圣旨,那岂不是要等到地老天荒?等到那时,江湖暗影怕是早已如那燎原之火,势不可挡,我大武的颜面又将何存?”楚启安的话语铿锵有力,犹如黄钟大吕,每一个字都仿佛重锤一般,狠狠地敲在谢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