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又切回白人老哥:“虽然我很不想承认,但我还是要说,他什么都懂!见鬼,我悄悄问了导演的年纪,他才26岁!这太吓人了。”
除了道具组,当然还少不了瑞典籍长发帅哥——摄影指导sand老师。
“我对林导的印象?第一当然是年轻;第二就是天才。我是说,他对摄影的理解非常独到,对此我非常佩服。”
“他也是我见过的最有才华的导演之一,是的,你没听错,这可不是单指亚洲导演,我的意思是,所有导演。”
跟道具组老哥不同,sand老师是国际知名摄影指导,说出来的话就更有分量了。
画面中,林储言与sand针对下一场戏热烈讨论,两人你来我往,谈笑风生,林储言发言时,sand频频点头,十分认可。
镜头持续给到林储言,更多的细节展现出来。
他对专业有着极高的要求,也希望团队成员都能达到同样的标准。
他提出的要求切实可行,每一句话都可以落地。
你满足要求,他态度随和;你不达标,他耐心指导;你不服,他也绝不迁就。
不仅如此,作为一个导演,他还很会鼓舞士气。
“三天,我们只有三天!”
“观众不喜欢歌舞片?很好,电影开场我就安排五分钟长镜头歌舞!不喜欢的观众可以提前离场!”
“歌舞片从来都没有死!我要让歌舞片再次伟大!”
一番慷慨激昂的发言瞬间点燃现场气氛,底下一帮洋人发了癫一样地鼓掌和欢呼。
在侧拍师的镜头下,林储言的魅力展露无遗。
他知识渊博,能与各领域技术人员深入交流;他专注执着,为了一个镜头反复拍摄上百条;他极具威信,片场众人对他言听计从;他热情似火,赢得了团队成员的真心喜爱。
再联想到现实中他为员工发放的丰厚年终奖和福利,这样的领导,无疑是众多有能力的打工人梦寐以求的。
特辑的最后一个镜头,洛杉矶封路拍摄的歌舞片段,在拍摄100条后终于通过。
“咔!这条过了!”
话音落下,现场主创和工作人员再次欢呼,山呼海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