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提刀上殿,朱元璋哭了 > 第124章 朱元璋卖惨,咱大明百姓苦啊!(1/4)
    不远处!

    蒋瓛将一切看在眼中,心中唏嘘:“允熥皇孙在陛下心中的地位又重了”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作为跟随在朱元璋身边的人,有些事情他感受的非常清楚。

    唏嘘一番之后,他又有些纠结。

    当初朱允熥大闹奉天殿的时候,他可是逼着朱允熥将刀横在了脖子上。

    虽然他当时也是奉命行事。

    但不管怎么样,朱允熥将刀架在脖子上是事实。

    他想找个机会向朱允熥道歉,但他的身份,又注定不能与朱允熥走的太近。

    锦衣卫指挥使,只能效忠皇帝一人。

    “唉”

    蒋瓛心中苦涩,有点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全凭朱允熥一念之间。

    道路上!

    遥望着大片大片的田野,阵阵微风袭来,让人心旷神怡。

    “皇爷爷,你还记得吗?去年的时候,咱们在这里与一老农交谈”

    “皇爷爷你看,这是咱们去年种下的树苗,没想到已经长这么大了。”

    “皇爷爷”

    朱允炆学聪明了,放弃了与朱允熥交手,专心致志的拉着朱元璋回忆他们二人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切”

    朱允熥看穿了朱允炆的小心思,满脸不屑。

    真将朱元璋当成三岁小孩子了?

    讨好了就能得到皇位?

    想屁吃呢!

    一个皇帝,,或许会护短,或许会念旧,但他首先要考虑的肯定是江山社稷。

    尤其是,朱元璋还是一个思想守旧的皇帝。

    后世评价朱元璋‘小农思想’,这还真的一点没有冤枉他。

    细看一下朱元璋的实行的各种措施,可以发现,里外都透露出同一个意思,让朱家永坐江山。

    无论是分封制还是百姓、郎中、军人等职业固化,都是为了这个目标。

    历史上。

    朱允炆能够坐上皇位,最大的因素是朱标,其次是他的能力比朱允熥强,最后才是乖巧懂事。

    “呵呵!”

    朱元璋面上带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