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开局就离婚,我回78修坦克 > 第465章 胡萝卜加大棒(1/3)
    “咱们从1981年年初,开始建设专属于咱们自己的汽车供应链……”

    李墨说的这事儿,早在1979年秋天那会儿,他其实就已经提了出来。

    只是当时牵扯到各方利益太复杂,一直都在商量、商量,始终没落地。

    在这个年代,咱们东大的劳动力简直不要太多,所谓的‘人口红利’嘛!

    所以,泉城市委就想让霍氏就近在泉城建设副厂,一来可以增加税收,再者,也能够解决当地劳动力过剩的问题。

    可省委方面却坚持要求霍氏副厂在临市、区建设,带动省内其它地方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劳动岗位。

    霍氏选择折中,既在泉城设厂,也在省内其它县市区设厂,主打一个左右逢源。

    结果,副厂的事情还没谈下来,‘股权交换事件’就发生了,这事儿也就暂时搁置。

    一直到1981年,也就是前年,‘股权交换事件’终于结束,这事儿才再一次提上日程。

    不过泉城市已经换了领导班子,新的领导班子倒是比老的领导班子好说话,原则上同意了霍氏的建议——在泉城以及省内其它县市区同步设厂。

    三月初,霍氏专门做汽车零部件的副厂,分别在泉城、泰安、淄博、德州四个市区同步开工建设。

    同年九月底,泉城副厂首先投入使用,其它三个市的副厂紧随其后,也投入生产。

    按理说,霍氏汽车已经能够做到基本的自产自足,不用再向国外汽车零配件生产商花冤枉钱购买质量与自家副厂相当、甚至不如副厂的零配件。

    可当时李墨跟霍大刚提出建议:“我们最好还是从国外购买零配件。”

    霍大刚当时非常不解甚至是愤怒:“咱们都有自己专门生产汽车零配件的副厂了,干嘛还要多花冤枉钱去买国外的产品?”

    “老李,我是真不想说你,可你这种做派我是真瞧不上!你他妈是不是跪久了站不起来了,啊?!”

    我们都知道,汽车零配件嘛,只要有设备、原材料、工人,想要多少那就有多少。

    跟国外同行比起来,霍氏的副厂用的可都是霍氏机械自家生产的数控设备。

    霍氏机械的数控设备,在这个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