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靠直播把老祖宗搞破防了 > 第69章 拼命捞哥哥1(2/3)
考,苏轼、苏辙两兄弟和曾巩都在那年参考,】

    【嘉佑二年这一榜中,出了一位名将,三位大文豪,还有前前后后九名宰相,可谓是人才云集,】

    【这场考试的主考官更是大名鼎鼎的欧阳修,】

    【因此这场科举考试被称为千年科举第一榜】

    那些满心期待着能够通过嘉佑二年科举鱼跃龙门、光宗耀祖的学子们,此刻犹如遭遇晴天霹雳一般彻底崩溃了,

    他们之中的每一个人,都经历了无数个日夜的埋头苦读,

    这期间所承受的艰辛和困苦是难以言表的,

    那晚上的月亮和油灯,那一本本被翻得破旧不堪的书卷,无一不是他们努力的见证,

    然而,令这些学子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本就竞争激烈无比的科举考试,今年竟然会碰上如此多才华横溢、能力超群的考生,

    科举考试向来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考场上优秀之人比比皆是,那么留给自己的机会就变得很渺茫,

    一想到自己花费了大量的金钱用于购置书籍笔墨、请教名师,

    甚至不远千里的到汴京赴考,却很有可能成为他人成功路上的陪衬,心中便涌起一股无法遏制的悲愤,

    难道自己这十几年来的寒窗苦读最终都将化为泡影?

    难道所有的付出和努力到头来都只是一场空欢喜?

    越想越是气愤难平,有些学子已经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咬牙切齿地喊道:

    “这次科举我们不考了还不行吗?大不了从头再来!”

    可话虽如此,但真正做出这个决定又是何等艰难,毕竟十几年的光阴就这样白白浪费掉了,又有几个人能够甘心呢?

    这种感觉令人无奈又绝望,这种痛苦和失落,恐怕也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够懂吧!

    【在这样大咖云集的考试中,苏轼、苏辙两兄弟双双高中进士,】

    【这一年,苏轼二十二岁,苏辙十九岁,】

    【在五十少进士的古代,他们无疑是耀眼的,】

    【治平三年,苏洵去世,兄弟俩随之守孝三年】

    【当他们再次返回朝廷时,已是熙宁二年了,皇帝都换了,】

    【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