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靠直播把老祖宗搞破防了 > 第119章 上帝之子1(2/5)
是太平天国天王,清朝末年农民起义的领袖,汉族客家人】

    【他七岁时才开始读书,也还算聪慧】

    【1827年,也就是十三岁时他参加了人生中的第一次考试——县试】

    【在这次考试中他名列前茅】

    【但等到去广州参加府试的时候他落榜了】

    【家境贫困的他只能在回到家乡后一边务农一边学习】

    “果然啊!那些能够在历史长河中留名的人,皆非凡夫俗子啊!”

    李世民不禁感慨万千,

    且看那洪秀全,年仅七岁才开始踏上求学之路,

    到了十三岁时,已然具备参加考试之能力,

    如此早慧聪颖,实乃令人惊叹不已,

    毫不夸张地讲,称他为寒门贵子,可谓名副其实,

    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于寻常百姓而言,想要读书识字,简直难如登天,

    若洪秀全有幸生于钟鸣鼎食之家,想必凭借其卓越天资和不懈努力,定能成为当时举世闻名的大才子,

    好在如今的他,虽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但同样在浩瀚史书中留下下属于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

    面对这般人物,李世民内心深处完完全全是由衷的赞赏,

    无论是昔日揭竿而起、造反起义的黄巢,

    亦或是此刻正站在眼前的洪秀全,此二者皆是经天纬地之才,

    只可惜未能邂逅独具慧眼、懂得赏识他们才华的伯乐而已,

    倘若有朝一日,此类贤能之士得遇明师指点迷津,必定会对国家忠心耿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唉……朕着实对这两人倾心有加呀,若是当真能够令他们心悦诚服,心甘情愿为朕效力,那该有多好!”

    李世民长长地叹了口气,言语之中流露出满心的遗憾与惋惜,

    毕竟,像他这般爱才惜才之人,实在不愿看到任何一颗明珠蒙尘。

    【两年后,他去了私塾当伴读】

    【在私塾待了一年,私塾发现他学识渊博,于是聘请他为老师】

    【本以为以后自己的科举之路会非常顺利,哪成想洪秀全接连三次都在广州院试落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