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从长征开始:十军团的绝境血路 > 第144章 四团五团成立(2/3)
编组,但是这么一来也有问题,这些国军溃兵不仅军纪败坏,而且士气低落,毫无战斗意志,对倭寇存有很深的畏惧感。

    赵骥一点儿也不怀疑把这帮人马上拉上战场的话,就算不望风而逃也最多稍稍抵抗就会一触即溃。

    关键是只剩半年时间就又该跟倭寇干仗,来不及慢慢培养生成战斗力了,新成立的部队必须短时间内拉到战场上就能打才行。

    军事上的事务不用拿到军政委去商议,赵骥直接召集营以上军官开会集体研究。

    出乎赵骥意料的是,困扰他多时的难题在会上轻易的就得到了解决。

    团、营两级干部在得知赵骥的考虑后都选择了支持,赵骥觉得有点奇怪,这帮家伙之前遇到抽人时全都是推三阻四、百般找借口,今天这是集体转性子了吗?

    最后还是心直口快的一营长陈前道出了真实想法:“队长,抽人我是没意见,但我们营的缺口得从那些国军老兵里头补充,你可不能给我们营尽塞些新兵蛋子”。

    原来如此,赵骥这才恍然大悟。

    说起来竟还是托了微操大师的福,他用于南京保卫战的部队都是中央军和地方军中的主力部队,是国军中最能打的一批人,他们不仅能熟练操作武器,实战经验也非常丰富。

    把这些溃兵单独编组的确难以在短期内纠正他们往日积攒下的坏习气,可要是把他们打散分到三支队的老部队里去的话,事情就变得简单容易解决了——人都是容易受到环境影响的。

    大家都是中国人,没有谁天生就比别人更能打,关键是部队的组织度、纪律性和军心士气等等。

    一帮子溃兵待在一起自然难有改变,可把他们单独放到一个气势高昂、敢打敢拼的集体中,他们很快也就会随着环境变得同样勇敢起来。

    赵骥是知道502在淮海战役期间随俘随补的成功经验的,这是一种可以快速补充部队战斗力的好办法,没有理由不搞“拿来主义”。

    “好,我同意大家的要求,那四团和五团的官兵骨架就从老部队中抽调,然后老部队空出的编制缺口优先从逃出来的国军士兵中补充”。

    这样,原有的三个团就不会出现战斗力下滑的情况了。

    “新的两个团空缺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