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点都不掺假,只要殿下允了臣妾去为母后侍疾,臣妾定当事事亲力亲为,日夜不停,不敢有半点懈怠!”
明白了,这是怕自己刚成婚,嫡母就出事,会叫人传出风言风语,给她扣上命数不祥的帽子,所以打算着用“孝顺”这招来自救。
这想法无可厚非,自救的手段也是合情合理,甚是高明的,但唯独可惜的是白筇竹这个情况确实不适合叫人来侍疾,她的现在具体的身体情况不能外传。
可崔吟的担忧他又不能不管,毕竟人家也没做错事,单纯就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自保,也不是做什么伤天害理之事,他总不能什么交待都不给就一味地阻拦。
林时明思索片刻,开口回答:“母后的身体早有端倪,大家也不是一概不知,如今不过是这一天终于快到了,意料之中的事,与你的命数并无关系。”
“至于侍疾,属实不必。母后不愿叫其他人伺候,明日便会有明旨说明。届时你自己在府里抄经祈福,心诚意重,事情传出来,也算尽孝。”
有旨意在前,崔吟再祈福抄经便已经足够。等事情了了,夸一句“有心了”也是随口的事。
“若是有人拿母后作筏子来攻击他人,上告到东宫这里,本宫自会惩治。”
如此,便不敢再有人借着白筇竹的“崩逝”来生事端。
“你是礼部左侍郎的女儿,却也不必如此胆小慎微。”
崔吟闻弦知意,终于松了口气,盈盈下拜,“臣妾多谢殿下。”
“不必客气。”林时明摆了摆手,端茶送客。
林时明动作很快,当天就去了凤仪宫。
白筇竹的记忆会一天天的被压制,能尽早处理的事还是要尽早处理。可能是运气不错,他到的时候恰好碰上白筇竹是清醒的,事情一说便当即办了。
申时过,一道懿旨便从凤仪宫发出。这回可不是林时明代发,而是出自白筇竹这正宫皇后之手。
此事关系虽没那么重大,但毕竟内容是事关白筇竹的,林时明这个“儿媳”自然不好自己下旨。还是得白筇竹亲自下旨,才不会惹人非议。
林时明请求,白筇竹自然痛快的就下了旨。甚至于因为白筇竹近日该是心情舒畅,还颇有兴致的逗了逗林时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