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路来兖州的踪迹无人知晓,老三必无法察觉,唯有我们露面的时候,他才可能下手。”方寸分析说。
方寸分析的有道理,如果李幽夜一直隐藏身份,那李乾渊只能和无头苍蝇一样乱转,找不到他的踪迹。
所有要下手只能是李幽夜露面的时候。
按照原地计划,梁帝在冀州给他安排了修整,一方面是确定俞国的态度,一方面是整备大军,以国使礼仪将李幽夜送入俞国。
所以李幽夜必须在冀州先审,不然就算进入了俞国,也是一个不清不楚的身份。
“老三或许会在冀州下手,你知道冀州方面的情况吗?”李幽夜问。
方寸领衔的是镇南军,所以东北方的冀州他并不太了解,只能摇了摇头。
倒是杨真一直负责北方军团的调动,对冀州的情况还算有点了解,于是解释说。
“冀州没有监管刺史,只有冀州牧主持大局,那个冀州牧姓萧名敬,也是萧家的人。”
“在我们离京之前,冀州共有驻军一万余人,加上各地的散兵团加起来,估计是有两万人。”
“这些人的指挥权皆是由冀州牧负责指挥和调动。”
……
如此说来,这冀州还是个难啃的骨头,手底下居然有这么多人。
李幽夜眉头一紧:“州牧盘踞一方,怎么会有如此之重的兵权?”
州牧刺史这种官员可是一洲最高的行政长官,对本州生民来说,州牧或刺史就等同于皇帝。
不少乱世的时候,刺史州牧便是一方诸侯。
而刘皇叔之所以被称为使君,也是因为他曾任职豫州牧。
让这种官员拿到兵权,这行为简直比分封还蠢。
“先帝信任萧家,便对萧家委以重任,不少边防军务都交由萧氏一族的刺史州牧在打理。”
“陛下继位后并未对此做出任何改变,不少萧氏一族的官员手底下都握有府兵或驻军,因此这个问题便被遗留了下来。”
先帝信任萧家,梁帝也信任萧家。
这个萧家到底做过什么事?
李幽夜无奈摇了摇头说:“萧家是先朝就有人在后宫为妃吗?”
杨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