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宗摇摇头:“糊涂?他甚至在言语之间,透露出一旦自己登上皇位,便不会轻易放过那些与他竞争的兄弟。如此心胸狭隘,怎能担当大任?”
过了几日,太宗在御花园中散心,王公公在一旁小心伺候着。
太宗突然停下脚步,说道:“王公公,你说朕该如何是好?”
王公公谨慎地回答:“陛下,此事奴才不敢妄言,但皇家兄弟和睦,乃江山稳固之根本。”
太宗长叹一口气:“朕本期望他能以仁爱之心对待兄弟,共同为大唐的繁荣努力。如今看来,是朕想得过于简单了。”
不久之后,太宗召来最信任的大臣长孙无忌,与他商讨此事。
太宗面色凝重地说道:“无忌啊,朕对李泰近来的表现颇为忧虑。他如此急切地谋取太子之位,让朕不得不担心他日后是否能善待兄弟,保我大唐的安宁。”
长孙无忌微微躬身,说道:“陛下,此事确实需要慎重考虑。李泰殿下的行为确有不妥之处,若他继位,恐怕难以避免兄弟相残的悲剧。”
太宗长叹一口气:“朕明白,只是这抉择实在艰难。李泰虽有才华,但他的心胸和品性让朕难以放心。”
长孙无忌说道:“陛下,自古以来,皇位之争皆残酷无比。但为了大唐的长治久安,还需早做决断。”
太宗沉默良久,说道:“朕一直在思考,李治性格温和,心地善良,对待兄弟也一直友爱有加。可朕又担心他过于软弱,难以应对复杂的朝政局势。”
长孙无忌回道:“陛下,李治殿下虽性格温和,但也有其坚韧之处。或许在适当的引导下,他能够成长为一位合格的君主。”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太宗更加密切地关注着李泰的一举一动。他发现李泰为了拉拢朝中大臣,不惜许下种种不切实际的承诺,甚至暗中打压那些不支持他的人。
一天,太宗在书房中再次与王公公交谈。
太宗愤怒地说道:“王公公,你看看李泰,为了那太子之位,不择手段,如此作为,怎能让朕放心将大唐交给他?”
王公公赶忙说道:“陛下息怒,或许李泰殿下只是被权力冲昏了头脑。”
太宗叹道:“权力啊,真能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