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薛怀义在武则天心中地位的日益稳固,武则天对他的宠信已不仅仅局限于物质赏赐与生活优待,竟开始让他涉足朝政事务,仿佛为他开启了一扇通往权力核心的大门。
起初,薛怀义在朝堂之上还稍显收敛,毕竟这朝堂乃群臣汇聚、规矩森严之地,即便他恃宠而骄,也不敢太过造次。每当有朝议之时,他总是静静地坐在一旁,仔细聆听大臣们的发言,偶尔发表一些见解,言辞间虽稍显稚嫩,但不乏大胆新奇的想法。
一日,朝堂之上正讨论着边关军费开支的问题。一位两鬓斑白的老臣,身着朝服,神色凝重地出列,拱手说道:“陛下,如今边关战事虽已稍缓,但军费开支依旧庞大,犹如沉重的巨石,压在国库之上。长此以往,国库恐难以支撑。老臣以为,当务之急是要精简边防军队,裁撤一些冗余的兵员和不必要的军备,以此减少开支。”
其他大臣们听后,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低声附和着:“此言甚是,如今局势已缓,确实该节省开支。”
这时,薛怀义却突然“嚯”地站了起来,他身着华丽的服饰,在一众大臣中显得格外扎眼。只见他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诸位大人此言差矣!如今边关虽暂时安宁,但那只是表面现象,实则暗流涌动。北方蛮夷向来野心勃勃,虎视眈眈地盯着我朝疆土,犹如饿狼窥伺着羊群。若此时贸然精简军队,无异于自毁长城,一旦他们再次来犯,我军将措手不及,难以抵御。依本大人之见,不仅不能精简,反而应该加强边防建设,训练精锐之师,打造坚不可摧的防线,让蛮夷不敢轻易来犯。至于军费,可从富商巨贾处征收额外赋税,他们富可敌国,征收些许赋税于他们而言不过是九牛一毛,如此既能保证边关稳固,又不会给百姓增加过多负担。”
大臣们听了薛怀义的话,心中虽有些不屑,觉得他不过是个凭借宠信上位的外行,但又不敢公然反驳。武则天坐在龙椅之上,微微点头,目光在众人身上扫过,缓缓说道:“怀义之言,倒也有几分道理。如今边关局势复杂多变,不可掉以轻心。至于征收富商赋税之事,可再详细商讨,权衡利弊,切不可影响民生。”
从那以后,武则天对薛怀义的建议愈发重视,有时甚至直接采纳,这让薛怀义的信心极度膨胀。渐渐地,他在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