栋梁的肱股之臣呐!”
就在这时,站在一旁的张昌宗见状,连忙快步上前一步,满脸谄媚之色地紧跟着附和道:“可不是嘛,陛下!微臣对此也是略有耳闻呢。那狄仁杰不仅如此张狂无礼,甚至还胆敢公然发牢骚埋怨。他声称陛下对于他所立下的汗马功劳视若无睹,全然不当一回事儿;反倒是对我们兄弟二人宠爱有加,给予诸多恩赐和优待。正因如此,他心中感到极度的不满与愤恨,认为陛下您这样做简直就是赏罚不明,有失公允啊!”
武则天听闻此言,脸色瞬间阴沉下来。狄仁杰一直以来都是她极为倚重的大臣,对他的忠诚和能力,她向来深信不疑。可如今听到张易之与张昌宗的这番话,心中难免泛起一丝猜忌的涟漪。但多年的政治生涯让她养成了谨慎的性格,她并未立刻轻信,而是目光如炬地审视着二人。
“你们所言,可都是真的?狄爱卿向来忠诚耿耿,一心为国,怎会说出这般大逆不道之语?你们莫要为了一己私利,诬陷忠良。”武则天的声音带着一丝威严,让人不寒而栗。
张易之赶忙磕头,额头碰在地上发出“砰砰”的声响:“陛下,臣句句属实,绝不敢欺瞒陛下半分。朝中不少大臣都听到了狄仁杰的抱怨,只是畏惧他的权势,不敢告知陛下。若有半句假话,臣甘愿受万死之刑!”
张昌宗也跟着磕头如捣蒜:“陛下明察,此事千真万确,我们怎敢在陛下跟前说谎。”
武则天沉默不语,陷入了沉思。她的心中十分矛盾,一方面,她了解狄仁杰的为人,觉得他不太可能做出这样的事;另一方面,张易之与张昌宗言之凿凿,又让她不得不心生疑虑。
自那以后,狄仁杰在朝中的处境急转直下,行事愈发艰难。往日里,他上朝时,大臣们纷纷恭敬地围拢过来,与他探讨政务,请教治国良策,对他充满了敬重。可如今,大臣们见了他,要么远远地避开,眼神中满是忌惮;要么只是匆匆打个招呼,便赶紧离去,生怕与他多说一句话就会惹上麻烦。
在朝堂之上,狄仁杰更是举步维艰。每次他提出的建议,无论对国家多么有利,张易之与张昌宗都会故意刁难,想尽办法反驳。
这日,早朝之上,狄仁杰手持奏章,神色严肃地出列,向武则天奏道:“陛下,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