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皇上开了口,但沈卿阙并没有急着将自己的文章交上去,他对自己的这篇文章很有把握,倒不如先让同僚们展示一下自己,更加能凸显出他的才能。
自然,也可能会有大能者出现,压了他的风头,但他并不在意。
过了几日后,户部还是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沈卿阙准备将自己的文章交上去的时候,户部忽然公布了一篇十分好的文章,文章推行大陈开国时使用的屯田制,以取缔现在的均田制。
整篇文章以犀利的言辞抨击了如今均田制的弊端,怒斥世家倾轧良田,逼得百姓们被迫卖田卖房,卖身为奴。这简直是在狠狠打世家们的脸,但也因此惹得寒门士子都支持这篇文章的作者——周事仁。
正是那个请沈卿阙润笔,而被沈卿阙拒绝的同僚。
沈卿阙在告示榜前只看了几行字,便转身离开。无他,这是他的初稿。
与此同时,周事仁的身边挤满了人,皆是夸赞他这篇文章作的极好的同僚。
这文章得了皇上的赏识,皇上向来痛恨世家,这篇文章正好中了皇上的下怀,皇上还召见了周事仁,和他探讨了一番。
周事仁受宠若惊,虽然变现地差强人意,但勉强算是不错。一时间,他风光无量,只等着吏部的任命下来,自己去江州赴任。他已经美滋滋地想到,自己完成任务回来后的风光场景。
自己说不定能凭此次的机缘奠定入阁的机会,那自己就真的实现了阶级的跨越了!
周事仁已经飘飘然,周围贺喜的人不断,也有不少人约他出去吃酒,周事仁自无不应。
这些叫他出去的人,可都是从前瞧不上他的世家子弟,如今都放低身段,问他有没有时间了。
周事仁春风得意,回翰林院的次数就少了,而且他也是下意识地避开沈卿阙。
这文章是他在沈卿阙家的书房里看到的,那日被拒绝后,他还是不死心,准备了礼物去沈家。当时沈家有客人,沈父知道他和自己的儿子算是好友,就让人将他带到沈卿阙的书房去。
刚巧书童在整理废稿,他便让人拿了给他瞧瞧,说不定能给他点启发。
他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只觉得自己还尚什么公主,自己能凭这文章一举升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