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周围遍布着众多历史遗迹,说不定转过街角,那家不起眼的小书店,就曾是哪位名人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
至少,小区转角的邮局,在几十年前战火纷飞的岁月里,曾是一个声名显赫的交通站。它的传奇故事,被诸多畅销书所记载,流传甚广。
尽管那栋老宅因岁月的洗礼而时常大门紧锁,仅在定期清扫之时,后门才会悄然开启。然而,云钊在儿时却曾偷偷溜入其中。某次,不知何故,大门竟意外地敞开着,无人问津,他这样一个孩童便借此机会踏入了屋内。
迈进门槛的那一刻,他眼前展现的是墙壁上挂满的一块块斑驳的镜框,每个镜框内都镶嵌着一张照片,旁边则密密麻麻地镌刻着文字。由于云钊当时年幼,个子尚矮,只能仰望着阅读到最下方那些低矮处的故事。
他依稀记得其中一张黑白且略显陈旧的照片上,展示着一个小孩子。照片旁的文字,以密集的报纸5号字书写,讲述了一个无名英雄的故事。
这位英雄在文字中仅被提及小名——小囡囡,一个在魔都极为常见的名字,每年有数万人同名。他的事迹也称不上显赫,就是那种在典型的英雄故事里,都必然会发生且一笔带过的内容。
他,一个看似平凡无奇的人,每日重复着将报纸送至指定地点的简单任务。然而,就在他七岁那年,初谙世事之时,一次送报的经历却让他做出了非凡之举。为了保护机密信息免遭窃取,他毫不犹豫地跳入了江中。幸运的是,孩子精通水性,并未溺水,可惜在水中被围困,随后被抓。
面对审问,年仅七岁的他,一口咬定自己是因为害怕被抢劫才逃跑,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都未曾吐露情报的来源。
或许,在孩子纯真的心灵中,只是秉持着一个简单而坚定的信念——不出卖朋友。但这样的品质,怎能不让后人将他视为英雄?那张稚嫩的脸庞,那抹纯真的笑容,永远定格在了他七岁的年华里。
事实上,云钊后来才得知,在那个旧社会,孩子们通常都按虚岁来计算年龄。因此,那个在酷刑下坚贞不屈、誓死保护组织的孩子,其实还只是个六岁多的幼童。
这样年幼的孩子,究竟是如何拥有如此坚定的意志和勇气?我们不禁猜测,他的身边或许有着许多英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