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怪不得郑和,你诸葛一共鸣论道的英雄棋灵级别越高,灵性也就越强,对于论道空间的自主能力自然也非诸葛一可以强行把控。
就这样的情况下,诸葛一前后七次论道郑和,当然第二次开始,基本上就是诸葛一刚要说起那个话题,就被郑和直接破碎论道。
一直到第五次论道开始,郑和才在诸葛一再度提起他年幼之时,悠悠然地叹了一口气:
“本以为,吾能接受的,但此等往事,确难启齿,执棋者,还请见谅。”
“当年往日,非君所愿,命运使然,欲释然之,必先铭记之,请恕晚辈再次请君一试。”
“是啊,吾曾多次如此安慰自己,可终究是凡人,吾明白执棋者你的意思,容吾再思。”
郑和的一句再思,再度持续了三次论道,这其中诸葛一和郑和的交流再度变得亲切,这脱离不了诸葛一兴复道境带来的强大驱动。
所有有望功业的英雄棋灵,在诸葛一兴复道境之下,共鸣论道的难度都会变低,这一点诸葛一早已见怪不怪。
英雄造就青史,青史谱写英雄,这两者相辅相成,这也是棋道之中修习史脉棋手更为擅长牵引的原因。
诸葛一并非史脉,他的这个优势也仅仅对于有志于功业的英雄棋灵生效,恰巧,郑和确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