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的暗牌是a而不是t或者其他的高牌,对于林御来说是个相当意外的情况。

    因为这就意味着……本质上藻其实并不需要交换手牌——a可以视作1或者11来进行计算。

    但为什么刚才藻选择不拿牌?

    林御短暂思考之后就明白了这点。

    因为蕨手中的牌是2、7,而藻的手牌是a、3——如果把两个人的四张牌视作整体看待,那么a和2是可以互换的。

    而且……

    他们三个追求的策略,绝对是让所有人的都能最大概率的赢,而不是“自己”赢。

    那么蕨不拿牌、藻来拿牌就是完全的最优解了。

    因为藻的3是不能换的,所以他必定是要拿牌的。

    这个策略多半不是藻自己想出来的。

    虽说从结果来看,是增加了所有人都赢的可能性、完美利用了廿提出来的“换牌”机制。

    可林御总觉得这个操作还有个致命的漏洞。

    就像是为什么廿要加入“换牌”这个明显对他们四个有利的机制。

    廿的动机也好解释,林御推算,对于廿来说……

    与其说是要在这个游戏里弄死他们,更多的他还是在“确认”。

    确认突然出现的“人格分裂”是什么情况。

    这个机制更像是在测试他们之间的默契程度。

    但正因为廿的动机可以这么解释,苔和蕨如此安排策略的情况才显得奇怪。

    “这就好像在主动告诉对方,我们在作弊。”

    如果是林御的话,肯定还有更好的解决方案。

    现在就像是廿摆好了圈套,而蕨和苔直接就一脚踏了进去。

    “不过这点倒是问题不大。”

    林御思考着,很快决定暂时搁置这一点。

    毕竟自己现在要做的就是融入三人之间……

    反正蕨和苔也已经足够聪明了,那就选择信任他们吧!

    就好像他们真的是自己的一部分似的。

    “开牌吧,朋友。”

    林御敲了敲桌子,看向了廿。

    而廿也掀开了自己的底牌。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