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 > 第24章 收服李岩和袁宗第(1/3)
    李岩和袁宗第都没有想到。

    朱慈烺竟然想要大规模地兴修水利。

    他们原本还以为朱慈烺是想要让人修补城墙,或者是修建各种防御工事。

    如果朱慈烺说的是真的。

    那么这就说明了两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第一,朱慈烺对京城保卫战有着绝对的信心,有着足够的把握击败李自成的大军。

    第二,这个年纪轻轻的皇帝,竟然还是一个愿意干实事,真心愿意为老百姓着想的皇帝。

    李岩感慨道:“自崇祯元年起,陕西、河南等地连续多年发生大旱,导致赤地千里,百姓流离失所,最终因饥荒和疾病大量死亡。

    并且旱灾一直都存在,这么多年来都没有消失过,几乎每年都会出现。也正是因为旱灾不断,导致粮食颗粒无收,无数的老百姓被逼得活不下去了,才会有了那么多的义军。

    而每当大旱之年,往往会伴随着蝗灾,自崇祯元年至崇祯十四年,陕西、河南、河北等地连年发生大规模的蝗灾,导致庄稼颗粒无收,百姓饥荒严重。

    而在崇祯五年与崇祯十二年,长江流域各地区发生严重水灾。其他小规模的水灾,那也是基本上每年都有。

    陛下认为新修水利,能够对抗这么大规模的灾害吗?我很敬佩陛下的做法,但是这种方法效果实在是很有限啊!”

    朱慈烺从容说道:“刚才朕就说到过朕其实很穷,那可不是骗你们的。在朕造反登基之前,国库里是一两银子都没有,内帑也仅仅是有10多万的银子。

    但是朕知道哪里有银子,自然就有办法把银子搞到手。就在朕造反的当天,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差不多有八成左右都被抄家灭族了。

    你知道从那些官员的家里面朕抄出来了多少银子吗?8000  万两,整整有  8000  多万两银子啊!有了这么多的银子之后,朕就可以拿出一大笔银子来。

    用以工代赈的办法,发动更多的老百姓来一起兴修水利。银子可以直接发给老百姓当工钱,也可以买成粮食发放给他们,我相信有很多人都会愿意干这份活的。

    正所谓人多力量大,有了大量的劳动力之后。兴修水利的总规模,自然也会变得非常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