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 > 第44章 晋商跌倒,朝廷吃饱(2/4)
两。

    算上其他的产业和不动产,那更是一下子都算不清了。

    并且那是固定产业也很难进行准确的估算。

    因为整个三晋大地,都基本上被彻底清理了一遍。

    所以一时之间,也没有那么多的有钱人来接手那些产业。

    这也是朱慈烺成立皇家商会的用意。

    后续就需要皇家商会做个表率,引领着其他有实力的大商人一起。

    来接手和经营那些产业了。

    当然了,那些都是以后的事情……

    ……

    朱慈烺得知八大晋商已经覆灭。

    并且搞到了一亿  3  千6百多万两银子。

    朱慈烺心想这真是晋商跌倒,朝廷吃饱啊!

    崇祯皇帝在位的时候,朝廷一年的财政收入才有三四百万银子。

    而朱慈良上位之后,先是在京城就搞到了后8000多万的银子。

    这一次从晋商身上搞到的钱财,竟然比上一次的还要更多。

    那可是一亿3千多万的银子啊!

    比崇祯在位  1  7年的所有财政收入加起来,还要多了好几倍。

    加上之前在京城弄到的银子,还有天津港那边弄到的银子,加起来总数额都有  2  亿  4  千多万两了。

    这绝对是一笔惊天财富。

    其实市面上流通的银子根本没有那么多,因为这个时代的人有钱了,都是习惯自己藏起来。

    特别是那些豪商与世家大族。

    每一个地方上的豪强,专门用来储存钱财的密库都不止一个。

    一个密库里面动辄几十万,甚至是几百万的银子都很正常。

    就像在  21  世纪的时候,国家的黄金储备才  2000  吨出头。

    但是全国实际的黄金保有量,却是官方储备数量的  n  多倍,因为绝大部分都储存在了个人和商人手上。

    而在明末时期的话,这种情况更加的严重。

    因为这个时候的人,绝大部分都是没有存钱的习惯的。

    所以在明末时期。

    全国上下持有的黄金白银,数量绝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