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 > 第144章 明末清初五大学者(1/4)
    听到张世忠的问题。

    朱舜水和他的朋友李飞道互相对视一眼,两人都感觉此事一言难尽。

    只因为这些和尚怎么看都显得太过水了。

    有好些个和尚在刚才的考核当中,竟然连一句佛经都无法背诵出来。

    朱舜水对此实在是感到有些无语。

    只能拱手说道:“张大人手段高明,在下实在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张世忠嘿嘿一笑:“嘿嘿,这可不是我手段高明,我也是跟别人学的。那个家伙看起来普普通通,但是脑袋里总会冒出一些奇思妙想,朱兄以后说不定有机会见到他。”

    朱舜水说道:“听张大人这么一说,我也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人,让张大人如此推崇?”

    张世忠接着道:“那个家伙叫周文斌,不过他现在不在京师,应该是在河南一带,前不久听说他正准备带人去少室山,估计那边会有一场好戏可看了……”

    朱舜水感慨道:“敢于带人去少室山,看来这位周大人确实非同一般,光凭这份胆量就已经远超过常人了。”

    张世忠点头应道:“确实,那个家伙的胆子向来都很大。走吧,事情处理完了,我们也该下山了。

    朝廷的粮食可不养闲人,得赶紧把这些和尚送去修水渠才行,我们皇上下令兴修水利,这可是关乎到粮食生产的大事,所以这个事情一定要高度重视起来。”

    之前一直没开口的李飞道。

    这个时候不禁感慨地说道:“陛下当真是高瞻远瞩,之前我真是让人蒙蔽了双眼,竟然跟着那些家伙胡言乱语。

    别的不说,兴修水利这个事情那绝对是大好事,我家在城外的那一片田地,今年的收成并没有减产太多,就是因为有水渠可以引水过去灌溉。”

    朱舜水也附和道:“这些年天灾不断,平时看起来没那么重要的水利工程,在这种干旱之年就会显得特别重要了。

    并且大量招募流民兴修水利,这还可以让大家有了活路,使得地方稳定,减少了动乱因素,乃是一举多得的大好事。”

    山下村子的村长也跟着说道:“当今陛下真是万古明君啊!就老汉我们所在的这个村子里边,以前也不是没有想过修水渠,可是没钱没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