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 > 第144章 明末清初五大学者(3/4)
就尽量交给这些家伙去干。

    工地负责人拍着胸脯保证道:“没问题,保证好好照顾他们。”

    张世忠说道:“那行,我就先回去了……”

    朱舜水一路跟到了工地来。

    接着在张世忠他们走后,朱舜水和他的朋友李飞道。

    又在工地上转悠了一圈,实地查看了具体情况之后。

    这才悄然离去了……

    ……

    朱舜水跟李飞道告辞之后。

    带着书童踏上了前往京城的道路。

    经历了保定城的这一系列事情之后。

    朱舜水对于此次的京城之行,心中更加充满了希望。

    赶路的心情都变得有点急切起来。

    朱舜水发现距离京城越近,官道上赶往京城的读书人就越多。

    有相识的人成群,相互结伴而行。

    有些性格外向带点社牛属性的家伙,在这一路上不断地结交友人。

    朱舜水没有主动去结交别人,但是也认识了不少人。

    其中有一个来自衡州府城的王夫之。

    跟朱舜水相谈甚欢。他们两人之前就听说过彼此的名号。

    算是神交已久了

    王夫之(1619年-1692年),字而农,号姜斋,衡州府城南王衙坪(今衡阳市雁峰区)人,崇祯年间的举人,乃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史学家。

    这家伙也绝非等闲之辈。

    在原本的历史上,王夫之也是明清初非常著名的学者,同样也是一位坚定的反清人士。

    王夫之与黄宗羲,顾炎武、方以智、朱舜水并称为“明末清初五大家”。

    不过按照原本的历史轨迹。

    他们现在都应该在南明。

    而朱慈烺的出现把这一切都给改变了。

    并且这五大学者当中有三人就在京城。

    但是朱慈烺并没有启用他们。

    因为他们当中的好几人,都跟东林党有着各种各样的牵扯。

    而东林党那些只会嘴炮的家伙,恰好是朱慈烺的重点清洗目标。

    所以哪怕朝廷急缺人才,朱慈烺也没有急着启用这几个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