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不完全统计,保守估计,整个英国受害人数25万,11岁至17岁的英国少女中,每七人就有一人惨遭强暴。而这还只是英国的数据,没有理由相信这种事情只出现在英国而不会出现在德国。这么重大的案件,却被隐藏在政治正确下,谁敢提出调查此类案件,谁就是种族歧视。
尉迟宣大概讲了一下这些事情,斜眼看着霍苏璃道:
“我说的这些事情,我不相信你一无所知。我在美国留学时都看到了这些新闻和调查,你能看不到听不到?”
霍苏璃听了这些,哭得梨花带雨,显然是一贯的崇高思想被打得粉碎了。
其他女孩有的不敢明说,有的躲躲闪闪,但看得出来绝大多数人还是非常善良,还是想帮助别人。
尉迟宣明白,这种同情心其实是难能可贵的。实事求是地说,如果人类没有这样的同情心、同理心,那甚至都不如野兽。
玛格丽特·米德曾经讲过一句极为有哲理的话:
“人类文明最早的标志,是一根愈合的大腿骨。”
这句话的意思便是,人类突破动物本能,具备了同理心、同情心,宁可让自己利益受损也要去照顾别人之后,才有可能发展出相互合作的文明。
事实上,几乎所有动物对遭难的同类均不屑一顾。
我们可以在很多动物纪录片中看到,斑马、羚羊甚至实力超强的野牛,在遭遇捕食者时,第一反应便是逃跑。当捕食者抓住它们其中一员开始大快朵颐时,其他个体发现危机解除,便停止逃跑。因为跑太远了也是浪费体力的,不划算。然后,这些没有生命危险的牛马们立刻在很近的距离悠然地吃草活动,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哪怕空气中充满着同类的哀鸣和血腥气。
甚至自己的幼崽被捕食者抓住时,作为母亲的个体也是极其淡定,转两圈便离去了。
总之,在这些牛马中,基本上看不到互相帮助的情景。它们并不是没有战斗力,它们唯一展现自身武力的场合,是发情期争夺配偶时。
如果野牛能够和人一样团结起来,那么没有任何狮子鬣狗能够抓走哪怕一只小牛。斑马也是这样。但这种联合只能出现在人类社会的文学创作中。事实上动物基本上都是眼看着自己同类被杀被吃